企业培训
首页 地区推荐 清华EDP 企业内训 公开课 职业培训 HR资讯 培训需求 培训公司 培训顾问 客户服务 在线论坛
当前类别 > 在线论坛
     
巅峰培训论坛 > 休闲时刻 >
你必须先进行登录 才能发贴,注册新会员请点这里.
今日贴数:7729 |主题总数:77118 | 帖子总数:79972 | 会员总数:2538

最新贴子 |  热门贴子 |  搜索贴子 
  本版搜索:  
清华大学总裁班目录 │││ 北京大学总裁班目录 │││ 中国能源电力企业家班 │││ 国家职业资格考证
人力 营销 财务 生产 职业经理 投融资 收藏品艺术品投资鉴赏 能源班 特色小镇班 PPP实战 经营方略CEO班 私募投资(PE) 清华教授、能源局领导、知名企业家,培养全球化视野及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能源企业领导者 人力资源师国际财务师安全评价师信用管理师对外汉语教师
    您是本贴的第 19572 个阅读者  
  主题:有一种“爱国”叙事,只有在反智主义下才会成功 2016/8/2 15:38:50  
   zgzx1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积分:2372分
   注册:2009-5-20
   发表:709(415主题贴)
   登录:1100
1 
有一种“爱国”叙事,只有在反智主义下才会成功
     前几日,微信群广泛流传一位哈佛女孩的爱国演讲视频。至今无法理解自己当时为什么要点开看,因为观看时心底泛出的那股冷彻心扉的悲凉让我难以忘怀。这位哈佛女孩在视频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政治学基本常识的惊人无知,对事实的选择性描述和对逻辑的无视让我极度失望。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哈佛女孩许吉如的演讲
    
     不过,她非常善于叙事。叙事能力的强弱在于是否成功将别人带入自己构建的话语体系。很明显,对于没有接受过批判性和逻辑思维训练的人来说,她富有感染力的叙事风格充满迷惑性。那么,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将国家拟人化。共情是道德的起源,人类所共同拥有情感在互动中形成了人类社会默认的行为规范。因此,爱国主义之所以在人类各种道德原则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根源在于能够引起一国公民的情感共鸣。然而,爱国主义所赖以维系的,往往是在共同历史记忆和情感体验中塑造的一种具有国家形象的人格。当国家人格化了,国民便可以与该人格进行情感互动,由此产生共情。尤其是经过社会化,该人格更加丰富多元,爱国者得以在互动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哈佛女孩在视频和后来发表于FT中文网的文章中充满了对国家拟人化的描述,她口中和笔下的国家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或父亲,赐予了儿女们稳定安康的生活。
    
     其次,将流行元素注入人格化的国家当中。她十分聪明地以年轻男女朋友关系作为引子,一句“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便将男女朋友之间的安全感与公民安全需求偷换概念。这一焦点转移竟如此成功,以至于观众理所当然地认为安全感是国家赋予的一种爱。不过,后来她在文章中解释说安全感包括“国家层面的安全感和政府满意度”,而她想表达的是前者。这着实让我吃惊不小。
    
     她不可能不明白,安全需求是公民让渡权利以换来国家作出的秩序保证,其中包括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市场稳定。但是她将最基本的国内政治局势大体稳定和主权不受侵犯纳入到“国家层面的安全感”,将在安全方面更为丰富的权利诉求纳入到“政府满意度”的范畴,成功完成了对安全感概念的重新建构。如果这样的“安全感”是“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那么朝鲜人民也就的确拥有了痛哭流涕的理由。
    
     第三,混淆是非。她在演讲中提到,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她经常被老师安排发言,这是因为老师觉得中国很重要。这让我非常吃惊,因为欧美学校基本上鼓励学生自愿发言,很少刻意安排。“安排学生发言”是因为某些课堂任务需要学生做展示(presentation)或者学生发言太少。而中国留学生主要围绕涉及中国的话题发言并非主要因为老师很想听中国留学生的声音,而是因为不少中国留学生对中国以外的事务很少关心或过于无知。笔者在英国求学时发现,所有的公共讲座如果跟中国无关,极少看到中国学生的身影。而面对外国人对中国经常表现出来的偏见,中国留学生会本能地产生对话和沟通的欲望。
    
     第四,反复用口号。口号的作用在于其心理暗示的功能,而它最大功效需要在群体中体现。因为口号可以激发群体的共同情感,特别是群体非理性,使得个体被群体情绪所感染。哈佛女孩反复用梁启超的口号,明显将现场气氛引向了高潮。这时,她所有的叙事都得到了极大的“升华”,成功地将处于激动状态的观众带入到了她精心构建的爱国叙事当中。
    
     哈佛女孩的爱国演讲,只有在反智主义盛行的国家才会成功。她完全有理由认为她言下的爱国建立在她个人经验之上,而我们永远无法否认一个人的经验。当然,我也没有兴趣和资格去质疑一个人的动机和品格 。我真正想审问的是,如果站在“无知之幕”的后面去思考,我们会认为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国主义?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二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也就是说,所谓爱国,其实应该回归到对人的终极关怀而不是落脚到国家本身。如果爱国就是纯粹的爱国家,那么国家的存在对国民而言又有何意义呢?
    
     爱国是发自人类内群体偏好的本能,但这不应该仅仅是作为一种区分“我们”和“他们”、“你们”的认知和情感。爱国能带给个体积极的情感体验,能让个体享受在与国家意志和集体意志互动中获得的自尊感和归属感。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国家意志和集体意志是个体在与人类社会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的观念,如果该观念成为排斥“他者”的偏见,那么这种爱国就会使得国家偏离了立足于维护本国国民福祉的政治实体。
    
     可是在现实当中,爱国主义往往成为流氓的庇护所。常年的单一话语规训使得许多人缺少理解复杂社会议题的能力,一旦发生他们所认为的社会危机,他们就会依靠规训下获得的经验对事件进行简单地归因。而爱国与卖国、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等简单的二元论自然成为他们思考社会议题的思考模式。他们试图利用自己的力量打破社会议题当中他们认为的“恶势力”,以实现一种虚幻的满足感,或者宗教般的救赎感。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抵制肯德基的群众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豪。
    
     然而,难以启齿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他们只能以从国家意志和集体意志所感受到的力量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发泄自己的不满。群氓的可怕,正在于他们无法理解爱国主义所承载的丰富内涵,却盲目通过仇恨和消极的方式表达“爱国情感”。当群氓暴民以爱国作为挞伐他者的正当理由,最终,国家将彻底沦为乌合之众的炼狱。
    
     我们必须清楚,爱国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社会认同,而健康的认同应该表现在努力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国家和世界,不是去毁灭“他们”和“我们的背叛者”。爱国的本质,仍是爱,而不是恨。
    
     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爱国主义应当回归到我们具体生活的社会环境或社区环境当中。国家是一个极为宏大的政治实体概念,以至于个体在面对它时充满了无法做出有效改变的无力感。但在规训之下,中国人则过于关注国家的命运而常常忽略了所处的具体环境。对一个普通公民来说,他最应该做的是改善自身在一定范围内的生存环境(广义的)而不是专注于改变整个宏观环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许吉如
    
     哈佛女孩或许可以在国家不完美的情况下依然心安理得,但国家更需要的是公民直面国家、社会、社区存在的问题,并致力于改善家园。爱国不应该是对身边的不义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而对千里之外的“敌人”张牙舞爪义愤填膺,更不应该只是一番宏达的道德宣言,一碗精致的心灵鸡汤。爱国需要我们站在“无知之幕”的后面去思考,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国家?
    
     注:原题《哈佛女孩与她的爱国叙事》。
    
     -----------------------------
    
     网友点评:
    
     作者:曹哲/知乎
    
     这是一篇优秀的演讲,时间掐得很准,节奏掌握恰当,起承转合都算可圈可点。
     演讲者卖相上佳,声音抑扬顿挫,语气慷慨激昂催人尿下,如果身临其境,想必很有煽动性。
     不过,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可以就「论证咸豆腐脑的优越性」写一篇同样慷慨激昂催人尿下的演讲稿,当然,我的颜值是怎么也比不上这位妹子就是了。
     让我们扔掉抑扬顿挫,扔掉慷概激昂,扔掉一切演讲技巧,这篇演讲剩下了什么呢?
     「你比叙利亚难民活得更安全,要珍惜,要感激。」仅此而已。
    
     演讲这种东西,当歌听就好,永远不要因为旋律好听就拿歌词当真理,也永远不要因为演讲水平高超就当了真。
    
     我无意对这位许同学口诛笔伐,我也反对任何对她个人攻击,命题作文这种东西,谁都写过百十来篇,思修卷子上的答案我写得比她还要肉麻,因为不这么写我思修会挂的。
    
     退一万步说,即使她真的拿这种「你比叙利亚难民活得更安全,要珍惜,要感激」的思想当真,也无所谓,言论尚且自由,更何况思想?
    
     至于所谓「出国后才知中国有多好」,我更可以理解,我相信他说这句话是发自肺腑的。
     因为在此之前,有无数人说过「来到北上广,才知道家乡的农村有多好」,当然,你真让他们「逃离北上广」他们八成是不干的,因为回去了,才知道路上的屎真是臭的,苍蝇蚊子真的是会往你脸上扑的,淳朴的乡民真的是会因为一垄地打出脑花的,故乡这种东西,最适合在远远的地方隔着美好的过滤网去回忆。
    
    
     -------------------------
    
     作者:匿名用户
    
     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是经济基础决定政治意识。一个阶级的政治主张,无论多么隐晦,必定是反应了这个阶级的兴趣和利益。从百度百科的履历看,许吉如的背景(明星高中->top 2->欧美名校)应该在中国的中上阶层和城市精英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演讲中渗透的国家主义和保守主义也带有强烈的这个阶级的印记。
    
     因此,我并不是很意外在最后听到这样的话:“因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会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的选择他想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这样的论点,对于当今99%的中国人,是非常超现实的。但是这样的论点,对于站在塔尖的1%的中国人而言,却又是非常合理的:相对于其他阶层,他们更多的享受到市场经济下的成果,从而更强的认同中国现存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并自觉地将国家的强大和个人幸福挂钩。但是这一精英化的视角实际上避开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能否给与所有国民公平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当一部分人,能够轻飘飘的说“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是否连做这个梦的权利都没有?
    
     许吉如和她背后的团队一定也是意识到这个漏洞,否则她不会在演讲最后试图接一下地气,顾及一下99%的人的感受:“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为了“你和我”做出牺牲。可是,这些人做出的牺牲和奉献,是他们“自由选择”的结果么?他们得到了恰当的补偿和认可吗?他们的后代,获得了和许吉如们相似的获得个人发展的权利吗?还是只能成为你弱你有理,父母不努力活该你屌丝的靶子?
    
     对于大多数不能也不想移民国外的中国人而言,建设好自己的国家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这没有错。但这不意味着你要接受一套国家主义的说辞和精英阶层的话语体系,不意味着你要对社会的公平正义麻木。
    
     资本获得的回报率要高于实际经济的增长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不是圣经上的神话,而是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一个鼓励资本所有者占有更多社会发展成果的社会,必定会导致阶层固化。这难道是我们所冀望的未来的中国?
     精英视角即使披上了国家主义堂皇的外衣,他也不代表大多数人的期盼。
    
    
     -------------------------
    
     一些空泛的鸡汤不是换了一个哈佛才女来说它就不是鸡汤了。
     你以为人家讲的是主义,其实人家想的是生意。
     只要国家强大了,我就可以躺着也能吃到肉了?
    
    
     -------------------------
    
     中国不好我承认,需要改变我也没否认,有些人想改变,有些人却阻止大家去改变,有些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爱国却给许吉如套上利己主义者精英主义者既得利益者的大帽子,说是目的就是利用我们给既得利益者创造财富,对此我只想说,至少许吉如在改变路上真正做了,给年轻人也树立了一个榜样。至于她什么动机,不好意思我想象不到多阴暗的地方,
     对于你们,我才可以用最卑劣的想法去揣测拿着外国人的钱,打压真正愿意改变中国而作出贡献的人。
    
    
[本贴被作者本人于2016/8/2 15:42:03编辑过]     
2016/8/2 15:38:50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 查看 
1/0 页 每页 10 贴 本主题贴数 0   分页: 转到
管理选项:  删除  | 总置顶  | 置顶  | 精华  | 普通  | 转移该贴到:
 
快速回复(必须登陆成功才能发表)
 用户名:  密码:
 主  题:* 不能超过50个汉字或者100个字符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空格 超级链接 插入图片 插入Flash 飞行的文字 移动的文字
 

 
  
 
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   清华总裁班 能源产业500强项目库  能源产业总裁班  中央财经大学私募班  能源500强企业生态   核技术联盟
  有新帖   没新帖   总置顶   置顶   精华贴   热贴   普通贴
本站网络实名:“颠峰培训网”“颠峰人力资源网”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巅峰培训
地址: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东楼  电话:(010)824311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