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kf |
|
等级:新手上路(初级) |
积分:38分 |
注册:2007-2-25 |
发表:10(7主题贴) |
登录:4 |
|
|
从点子到咨询:见证中国咨询业发展历程 |
其实我应该感谢《销售与市场》。
一直以来,都想把我这十几年从事营销工作的经历和感悟好好梳理一下,但却因工作繁忙而难以下笔,总想着一有空就写,可想来想去还是陷入事物之中而无法脱身。也许人都是有惰性的吧,在这种事务的纠缠之中,也就慢慢地拖延了下来。
直到《销售与市场》向我发出邀约,为她的10周年写点文字,我才突然意识到以往的想法终于可以变成现实了。其实现在仍然很忙,工作时间紧,压力也很大,但也许只有在《销售与市场》10周年庆的大日子里,才能逼着我动手;不过,也确实难得有这个机会能为老朋友做点事情,能让我完成一件想了很久的事情,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我要说上一两句感谢的话。
当接到“见证中国营销”这篇命题的时候,竟然涌上一种莫名的情绪,是感慨还是兴奋,我说不清楚,但却一下子把思绪从繁杂的工作中拉了出来,竟然使一些浮躁的情绪慢慢恢复为宁静。“见证”这个字眼,总是会让人不由自主联想起过往,我想,每个经历过中国营销发展过程的人士,都会有他独特的视角和感悟。如今,我已从一名初出茅庐的闯海者成长为营销咨询事业的创业者和合伙人,这其中实在有太多的感悟可以回味。说到见证中国营销,我更希望以自己的经历,划出一条我眼中中国咨询业成长的轨迹,而其中,则渗透着对中国营销蓬勃而又混沌状态的感悟……
灵光一现的点子,灵光一现的中国专业服务
关键词:太阳神CI点子公司
也许人在一生中经历过的某段过程或者某件事情真的会有宿命。我现在从事的是咨询职业,也以此为我的终生事业,而我在踏出校门的第一年,曾经想做的、感兴趣的,也正是专业服务行业。十几年了,我的人生事业轨迹划了一个圈,又回到了起点——一个积累了十几年经历的事业起点。
在那个时候,对于中国营销而言,是个名副其实的启蒙年代,引发我对专业服务行业产生兴趣的,是当时以一套经典的CI传播蜚声大江南北的广东太阳神。可以说,在那个仍然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市场经济处于自发状态的环境中,太阳神的横空出世,给了全中国的营销人士一个崭新的亮相,而这,都是缘于广州新境界广告公司的神来之笔。从专业服务的角度来看,由于新境界的卓越表现和太阳神的巨大成功,中国专业服务业的登场还是极为轰动的,并由此引发了长达数年的CI热,然而很可惜,中国的咨询业却未能在这种闪亮登场中顺利诞生。
也许任何一种新鲜事物的出世,注定要经历磨难。如果当时中国的企业能够理性,广告公司能够理性,太阳神和新境界的成功就能够引领中国的专业服务行业迅速成长,也许能早几年催生中国本土的专业咨询公司。然而事与愿违,在整个业界弥漫着对CI报以崇拜心理的氛围下,众多广告公司和设计公司纷纷进入,都期望着能够再造与新境界一样的辉煌,整个空气中都是浮躁的空气。这种蜂拥而至的盲从,并没有推动广告公司和设计公司维持住高水准的专业表现,从而迅速透支了企业对CI的激情和对专业服务公司的信任,使得整个专业服务行业在以后长达近10年的时间内都无法真正取得企业的信任。
由此我常常想,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发展的程度如何,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在冥冥中主宰着世界。对专业服务业而言,能不能持续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就是一种规律,新境界的成功其实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可惜当时并没有多少专业公司能够想明白这个道理,只想着钱是如何得好赚,却使中国的专业服务业从一诞生开始就陷入到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几乎在稍后的同一时期,CI热余波未消,在整个中国经济萌动的态势中,当时一种崭新的事物又粉墨登场:点子公司。在我的感觉中,点子公司的存在状态有点和特异功能相似,因为当时的众多企业无不指望着依靠一个点子改变命运:或扭亏为盈,或起死回生,或大展宏图……正常的企业经营反而不为人所重视,因此,当时凭着几个点子提高了某几个企业销售业绩的点子大王,受到了整个社会传奇式地推崇。一时间,全国各地以燎原之势纷纷诞生了无数的点子公司,有多少人都想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成为点子大王,那个时候,对点子生财的浮躁心态比CI热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美国兰德公司当年的一句话“中国将出兵朝鲜”都被当作点子的经典之作而大加传扬。
国人真的是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在短时期内将一种新鲜事物迅速捧上神坛,然后在更短的时间内将它打下神坛,让人感受大起大落的人生,点子公司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在事实上寥寥无几还算有点效果的点子过后,企业纷纷感觉到了一种虚无,点子公司也感觉到活儿也并不那么好干,于是又展现出秋叶纷纷的萧瑟局面。在中国专业服务业诞生的过程中,呈现了一种戏剧般的效果,因CI而给人惊喜,又因点子而被世人誉为“骗子”,这种大起大落,给中国专业服务行业带来了一种灾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无法在企业心目中得以“正名”。那个时候何谈咨询,连个影子都看不到。
红红火火的策划,懵懵懂懂的中国咨询启蒙
关键词:恩波智业首届策划成果交易会十大策划人
直到现在,还经常有人问我:你们是不是在做策划?或者问:你们能不能给我们搞一个能引起轰动的策划?在他们心目中,咨询俨然等同于策划,可见策划一词在众多企业中的认识程度。
在中国专业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策划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都属于策划时代。由于超越了单纯点子的不可捉摸性,并且要进行策略性的思考,策划在其实际功用上已经大大超越了点子,它一方面是基于点子而发展,另一方面又超越了点子,呈现出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结构,同时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策划已经逐步受到西方市场营销学思想的影响,一些营销学的理论知识开始进入中国专业服务公司的实践中。从这个意义上讲,策划也算是为咨询的诞生培养了一点环境。
在我早期的职业生涯中,曾经也有过在策划公司从业的经历,并有幸为当时如日中天的太阳神策划过一次颇为成功的区域性大型公关促销活动,现在想来,也算是自己进入咨询业的预演吧。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一些新鲜的观点开始进入国内企业和专业服务公司的眼界,比如现在整合营销传播大师舒尔茨当时的著作《广告运动策略新论》、里斯和特劳特的《品牌定位》以及《市场销售战》等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就已经登陆中国,只是没有引起当时业界的充分关注。但是藉着这些全新的营销理念,我的观点和思想体系开始逐步淡出策划领域,更加关注于企业的整体营销策略和体系的执行,更加注重策略的整合性,而非局限在战术层面的策划。
当时策划的势头很盛,90年代中期尤以王力的恩波智业最为知名,凭借着为郑州亚细亚所做的一系列公关策划,树立起了策划业界很响的品牌,由此又更加引发了国内策划行业的迅猛发展。无论企业界还是专业服务界,众多人士都无不以策划人自居,无不以策划人自傲。在这种策划业的盛世之下,记得是在95年,北京召开了中国首届策划成果交易会,主办者意图为企业和策划人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但非常可惜,据说这届交易会的交易额为零,原因是买卖双方各存一手、互不信任:买方说要先看到具体的策划,否则怎么知道值钱呢?而卖方则说知识无价,如果不先支付费用,策划一旦公开,就如同被捅破了窗户纸,策划就再也不值钱了。这种局面其实非常能说明当时策划在盛名之下所面临的尴尬状况,策划作为行业来讲还非常不成熟,更多是作为一种职业而存在,而且整个策划业的运作体系和规范还处于空白状态。
时间再稍往后,策划业界出现了一批精英分子,尤以当时的“十大策划人”为核心,各人都有几个颇为自得的策划案例,在当时为众多策划人起到了榜样和激励作用,直至今天部分当年的策划精英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尽管业界对这些策划大腕褒贬不一,但客观来讲,他们为中国专业服务行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在我看来,当时的策划界实际上大部分是以职业的状态存在于企业之中,以行业状态呈现的职业策划人或公司较少,在这种态势下,中国的策划人推动着企业在这片广袤的市场大地上展开极为激烈的厮杀,其中保健品行业、食品行业、家电行业等尤为突出,对中国企业的整体营销水准有很大的促进。但即便如此,真正意义上的咨询业仍然未能现身,甚至还未形成明确的概念,最多只能说处于启蒙时期,整个时代仍然是属于策划的“侏罗纪”。
无所不在的炒作,难以出头的中国咨询业
关键词:生命核能三株巨人
在中国营销十几年的历程中,从初级阶段进入到成长期,其间度过了无数风风雨雨,演绎着无数企业及企业家的浮沉与挣扎。在这段不长的历史中,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各有其发展特点,每个企业的浮沉也各有其原因,但无论如何其中总浮现着一个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企业兴衰的助推器。这就是——炒作。
炒作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产物,它的起因有其合理性,反映了一定的需求,但炒作的行为一旦发生,往往就不由自主脱离理性的轨道而开始盲目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市场被炒作的时候,它离衰落也就不远了。炒作贯穿着中国营销发展的历程,直到现在,它仍然被大量的企业所青睐。
最典型的莫过于保健品领域内的产品炒作,各种不同原料、功能、概念的产品层出不穷。90年代中期,当年马俊仁活跃世界体坛的时代,广东今日集团对“生命核能”的炒作可谓独树一帜,购买配方、全国首创拍卖经销权的模式、大规模的广告投放,给保健品行业带来了新鲜的手法,可惜由于产品策略定位错误和运作模式不清晰而过早夭折。随之而来的是空前的“三株”时代,通过其对活菌制剂的热炒,再加上小报投递、义诊和病理宣传等三大炒作战术,把营业额和销售网络做到了令人瞠目的庞大规模,可惜一夜之间“强橹灰飞烟灭”。其间,巨人“脑黄金”曾经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展开炒作,首次进入保健品行业就以12类产品强势启动市场,给人带来强大的冲击,可惜因为一句“让一亿人先聪明起来”而惹恼了中国人,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导致资金链断裂,一颗新星未能升起来;不过,倒是后来的“脑白金”延续了这条生命,以同样另类的炒作取得了瞩目的业绩。
保健品行业活跃着一支“内蒙兵团”,他们最擅长的就是炒作。只要看中一个产品,他们就会重金买下独家经销权,然后重新进行包装,在短期内投入大量的广告,成则大赚其钱,败则及时收手,由此引发保健品行业的大起大落。在保健品行业,自从医生被企业请出来搞咨询和诊断以后,义诊这种形式就遍地开花,随处可见医生在广场上或小区里一本正经地为病人诊断着,同时也推荐着某一类产品。同样,当小报挨家投递的形式出现后,老百姓的家里就没有少过报纸,而且日益增多,有关部门不得不发布禁令。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大量相似的营销手段充斥着市场,好创意不久就泛滥得让人生厌,自然又多了一批短命产品和短命企业。
概念炒作往往是从产品中产生,仅在保健品行业先后就有活菌热、补钙热、补脑热、补血热、基因热等炒作,在食品行业则有过AD钙热、双歧因子热及近期维生素热的炒作,而整个消费品行业内的各种热点可谓炒作不断。每次炒作风潮过后,行业混乱,企业衰落,投资环境恶化,以及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伤害,都将形成一个大萧条期,而某一类产品或行业都将不再受到市场的认同尤其是消费者的认同。保健品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的消费者对保健品普遍反感,他们对任何一个保健品品牌都不再轻易地相信,这无形中就损害了行业的长期发展利益。
不仅仅是产品,还有不少行业都有过炒作热潮,比如房地产热、保健品热、VCD热、网络热,每一次热潮都引发了大批企业蜂拥而上,大量资金集中流入,大批人员拼命挤进,声势空前高涨。在这种状态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专业人士都非常浮躁,尤其是从事策划职业的专业人士尤为踊跃,处处都是搞方案、卖点子的人,行业内混进了一大群一知半解的人,结果搞得整个专业服务行业乌烟瘴气,最后成了“骗子行业”纵观整个炒作时期,咨询业其实没有任何生存的空间,即便是今天,某些热衷于炒作的行业仍然不能接受咨询。在这里,我要向期望基业长青的中国企业发出一个忠告:过度炒作是一个误区!是一种投机行为!别在沉迷其中,否则中国营销的悲剧将屡次重现,而中国咨询业也将永远没有明天!
众说纷纭的学院派,中国咨询业的萌芽
关键词:学院派MBA培训
在中国营销的发展过程中,整个90年代的大部分时期都难以感受到咨询存在,在策划最盛的时代,在炒作成风的时代,注定了咨询业只能在夹缝中生长。所幸的是,中国还为咨询业提供了这种夹缝环境——归属于教育界的高等学府。正是在这种“象牙塔”的环境之中,中国咨询业开始萌芽——从书本中萌芽,从大量的理论中萌芽,从研究学者中萌芽,从整个教育的领域中萌芽。国内最早咨询业务的开展,其实就是借助于高等学府的独特地位和教授自身的知名度,从课题研究开始慢慢过渡到承接一些企业的特定需求,从导师带学生过渡到成立附属于学府的公司。整个咨询业就这么悄然而生,而此时,校园之外的人们,对咨询的了解仍然知之甚少。
中国咨询业从校园中诞生其实有它的必然之理,因为它讲究的是科学,是系统工程,是严谨的逻辑分析,是大量的数据运用,而纵观咨询业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处处弥漫着感性、投机、炒作、策划的身影,谁会真正去关注战略和管理?谁会去关注真正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没有。整个社会都被浮躁推动着,大家都在盲目地跟风,都在盲目地认同,谁又会真正去理性思考呢?也只有在象牙塔之内,还能为有思想的学者留出那么一块净地,慢慢诞生出中国咨询业的雏形。
当然,也正是如此,使得中国最早的咨询业披上了浓厚的“理论”色彩,并顺理成章地诞生了所谓的“学院派”咨询公司。历史在某一时期总是特殊的,中国咨询业诞生的这片环境,当然也就决定了它的先天不足:不能源于实践而又复归于实践。在实践还不能为理论提供生存的环境时,理论只能以它所理解的方式存在着,处于婴儿期的中国咨询业,就这么以它的理解影响着中国的企业——尽管它的声音是那么微弱,力量是那么弱小。当时学院派所做的咨询,理论化的色彩极为浓厚,自然对于某些实践性极强的领域无法展现其实力——尤其是营销领域,做咨询的多是一些教授,一辈子都在跟书本打交道,对企业的了解都是来源于书本和有限的企业调查,一旦面对错综复杂的中国市场,又如何能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呢?因此,能够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教授少之又少,他们仍然只能依靠学术和地位上的优势支撑着咨询业的发展。及至到后来咨询业逐步发展起来,咨询慢慢被业界所认知,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也积累到一定程度,便爆发了咨询业中的“学院派”和“实战派”之争,很多企业都对学院派嗤之以鼻。但随着中国咨询行业发展的深入,高等学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学院派的教授参与企业实践的时间和研究也多了起来,而相反,某些从企业出身的咨询顾问,做出名之后反而回到学府担任客座教授之类的角色,两者之间开始慢慢融合,企业对高等学府在咨询业中的作用也开始有了一定的理解。
在学院派主导的咨询业发展过程中,有一种角色难以忽视——MBA。在国外,MBA是在企业实践和高等教育都发展到一定程度而融合产生的一种需求,是对企业未来领导的培养,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而在中国却是以不同的路径发展着: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不少讲授MBA的老师,对企业的实际运作并不了解,只是用书本上的理论指导着学生,而学生也不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只是从理论的角度接受着知识。最终,MBA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敲门砖”和人脉关系上,真正的意义反倒被忽视了,由此给企业留下了名不副实的负面印象。
在中国咨询业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它的背景其实是源于教育领域,而非企业实践——当时中国企业也根本没有容纳咨询的土壤。因此,在中国咨询业的构成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培训形式而存在的——尽管培训严格来说属于教育产业而非咨询产业,但在初期,培训对于咨询的推动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企业往往在听了某位教授或知名人士的培训后,便产生了请他们提供咨询服务的需求,而后来咨询业也将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推广形式而大为发扬。
回过头看,中国咨询业的产生就是这么悄然发生着,仔细想想,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咨询、了解咨询的,似乎也没有什么确定的时间界限,仿佛就是在不经意之间,咨询就进入了我的头脑和思维,然后又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我的职业和事业。
难以评说的土洋之争,热闹非凡的中国咨询业
关键词:洋咨询麦肯锡
和其他行业相同,谈到中国咨询业就不能不谈国外的咨询业,在这个国际化的时代,强势经济力量的渗透无孔不入,对中国而言,又需要有这种强势力量的刺激和推动。中国咨询业也不例外。
在国内咨询业开始萌芽的一段时间,洋咨询并没有为国人所关注,它们更多的是以一种隐身的状态存在于投资中国的著名外资企业之内,延续着这些跨国公司客户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90年代后期,洋咨询在一夜之间突然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而其中尤以麦肯锡最为引人注目。通过麦肯锡与中国本土优秀企业——广东今日集团1200万元的高调合作,无异于在业界投下了一枚巨型炸弹,由此引发了咨询业在中国的一次震撼,而中国本土企业也从此才真正开始关注起了咨询。可以说,中国咨询业进入发展期的推动力,是由全球顶尖的咨询公司与本土优秀企业共同打造而成的。从那时起,咨询以其高智力行业的形象展现于国人面前,并以其诱人的前景、令人景仰的地位、高额的收入引发国内从业者的追捧;同时,波士顿、罗兰贝格、安达信(现已解体)、毕马威(现为毕博)、德勤、安永、普华永道等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也忽然一下子出现在国人眼前,展现出全球顶尖咨询公司的专业形象。
如同一条鲶鱼的突然加入,中国本土咨询企业在这种刺激下开始了其成长的历程。应该说,中国咨询业要感谢那些洋咨询们,如果没有他们以其顶尖的地位引发了国内企业的尊重,那么中国的咨询业恐怕仍然还被笼罩在“点子”和“策划”的阴影中。
然而,洋咨询在搅动中国咨询业风生水起的同时,也伴随着两种力量的冲突与竞争。当看到洋咨询几乎全部占据了中国咨询业金字塔高端的市场份额,国人的自尊心开始产生作用,一段时间内爆发的“土洋之争”,直接将矛头指向洋咨询——他们到底有多懂中国企业?除了动辄几百上千万元的咨询费和厚达几百上千页的咨询报告之外,洋咨询们到底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做些什么?随着这种冲突的明显化,麦肯锡又进入了大众的眼帘:福建实达电脑在花费几百万元经麦肯锡咨询后,实施三个月竟以亏损几千万元的代价偃旗息鼓。当这段消息见诸于报端后,便迅速在业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这股势头甚至逼迫一贯坚持“不谈论客户”原则的麦肯锡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巧合的是,当时中国足球界正好聘请“神奇教练”米卢担任主教练,而国足的业绩并不理想,业内人士干脆对米卢和麦肯锡作了一次对比,表达出对只讲理论、不管实效的不满。
在“土洋之争”的环境中,一方面麦肯锡以前所做的案例纷纷被翻出来加以批驳,如平安保险、王府井、光明乳业等,另一方面国内少数几家知名的咨询公司也开始了与洋咨询的客户争夺战,于是媒体上频频出现本土咨询公司的大名,并且逐步与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相提并论,更为可喜的是,它们已经可以在洋咨询们的面前“虎口夺食”了,一些大项目开始为本土咨询公司所拥有。
那段时间,中国咨询界热闹非凡,极大地促进了咨询业的快速发展。现在看来,“土洋之争”其实并没有结果,洋咨询也没有因为失败案例的曝光而有所损失,它们照样备受中国企业的尊崇;但是如果从中国咨询业的发展来看,这场争论吸引了众多本土企业的眼球,提升了他们对咨询业的关注度,也顺便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培训课,使中国的企业家们多多少少对咨询有了认识。从我们公司自身的发展过程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国的企业家对咨询的认识不断加深,而且越来越客观,他们既对咨询表示出极大的认可,但又不认为它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已经开始以比较理性的态度来认识咨询。同时,在这场争论中,尽管缺乏实效是中国咨询业抨击洋咨询的核心,但洋咨询在案例中体现出来的严谨、系统、逻辑性和庞大的知识体系,也为本土的咨询公司上了生动的一课,并且在日后的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借鉴。可以说,这场争论不仅让本土公司开始认识咨询的本质,也使洋咨询们认识了中国本土企业的状况和需求,在项目中也逐步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其实是一件值得认可的事情。
龙蛇混杂话实效,大浪淘沙的中国咨询业
关键词:实效实战派
当我与合作伙伴创立咨询公司时,并没有经过十分细致地调查,以致当我们进入这个行业之后被吓了一跳:2001年全国据不完全统计的咨询公司竟然超过13万家,而上海就将近1万家。但是在经历一段时间后,说实话,我对这个行业的现状实在是不敢恭维,因为整个行业非常浮躁,到处都充斥着投机行为。我们公司在2001年曾经对国内咨询业的现状有过一段分析,简单介绍如下:
1.良莠不齐:各个公司之间的专业水准高低不一,客户贬多于褒,“点子公司”和“策划公司”时期遗留下来的印象仍然有较大影响。
2.分工很细但缺乏标准:调研、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营销策划、管理咨询、信息咨询等,还要加上一些借着咨询名义开展业务的出国咨询、房地产咨询之类的公司。
3.行业管理不规范:包括收费、服务、法律保障等都还没有明确的行业规范,基本上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4.普遍规模很小:由于绝大部分公司的运作不规范,往往都是赚钱不难,但发展缓慢,无法做大。
5.专业能力薄弱:整个行业仍处于新生阶段,既通理论又有经验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太少,无法满足咨询公司和企业的需求,从而造成行业的水准偏低。
6.企业需求逐渐增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外资企业不断地进入,国内企业普遍面临着生存危机,由此借助于专业咨询公司来提升整体营销、管理素质的需求开始加温。
7.咨询公司的运作模式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极少数具备核心能力的公司,主要依赖自身人员拓展业务;另一类则是大量资源整合性的公司,本身缺乏核心能力,主要依靠某些知名人士或有背景的人士开展业务,主要是公开课培训。
在这样的环境中,咨询公司如何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咨询公司的价值应该如何体现?这两个问题成了我当时苦苦思考的焦点。对这两个问题的深入思索,对我们公司的长远发展实在是意义重大,因为通过思考理清了我们的战略发展思路,使我们将“实效”作为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原则,现在回过头看,我们能够在那样的环境中被客户接受并认同,完全是靠着实实在在为客户做事,帮助客户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努力而生存下来的,根本没有什么可以投机取巧。
仅举两个例子:我们在2001年为杭州传化集团日化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时,曾经被一家业内同行评价为“全陪”:连续三个月在传化公司蹲点,贴身解决客户的营销问题。而我们在2004年为福建雅客食品提供咨询服务时,就为了说清楚三句话,编写了2套各100多页、50000多字的实效操作手册,为雅客食品打造一支极富执行力的团队建立了坚实的基础。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咨询服务中比比皆是,正是在这种实效精神和价值之中,至汇营销咨询在客户中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并不断吸引到更多的客户加盟。
在对实效的坚持下,我们的客户名单日渐丰满:从最初的中国休闲食品知名企业—杭州小王子食品、中国米粉行业第一品牌—杭州未来食品、中国洗涤行业知名企业—杭州传化花王,一直到现在的中国糖果业领先企业—福建雅客食品、中国肉制品领导企业—草原兴发股份、中国液态奶知名企业—南京奶业集团、中国炼乳行业第一品牌—浙江熊猫乳品等诸多业内知名企业,其中不乏合作2-3年的老客户——而至汇营销咨询公司的历史也不过3年半。如果没有对实效的坚持,一定不会有客户对我们的认同,反过来,客户的认同又更加推动着我们不断深入去创造实效的价值。
如今,至汇营销咨询公司已经4岁了,这4年来我们做得很艰苦,但是做得很扎实。我们常常自问:客户是凭什么接受我们的呢?创业初期,我们没有背景,没有名气,没有雄厚的资金,可是客户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呢?想来想去,答案只有一个:实效精神。每一次电话,每一次传真,每一次拜访,每一次研讨,每一次培训,在与客户接触的每一个环节,无不表现出我们的专业技能和实效性。通过实践的洗礼,我们真正认识到,只有实效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和认同,而这种“实效”并不是说说而已,不是仅仅靠宣传就能做到的,它必须实实在在体现在咨询公司为客户所做的每一件事之中,并且要持续长久地坚持下去。
中国咨询业正在快速发展着,中国企业也正在迅速成长着,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环境中,大浪淘沙是必然的趋势,整个咨询业也必然要经过规范化的洗礼。我们衷心希望中国咨询业能够尽快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咨询公司能够更加务实,中国的企业也能够更加理性。在此,我们用一句话与业内人士共勉:实效创造价值。 |
[本贴被admin于2007/2/25 17:06:46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