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
积分:6924分 |
注册:2006-8-14 |
发表:2155(1199主题贴) |
登录:3655 |
|
|
江湖的暗流:光华公司重构 |
《江湖的暗流:光华公司重构》
2007年12月01日 23:43 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翼
记者手记
愿意听个故事吗?
一家声名显赫的集团公司,在德高望重的创始人卸任之后,迎来了一位才高八斗、个性鲜明的CEO当权。这位CEO被冠称为“改革派”,他先是以行政手段解雇了一位淡漠业务的“经理人”,后又高调撤消旗下一家事业部的领军人物,从而引发轩然大波。
你可能猜到了,没错,这家“公司”就是著名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张维迎其人,学术上的造诣让人敬佩,语体风格诙谐幽默,言语刁钻、性情乖戾,有一回柳传志曾与他同台论道,末了,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张维迎十句话有九句是歪理”,一番调侃引得满堂哄笑。
何志毅更传奇,他是在恩师厉以宁盛情邀约之下,堂而皇之开着大奔闯进北大校园的,众所周知,当学者之前,何已经是小有成就的“企业家”。何志毅经营企业应该比张维迎有成就,张维迎的学者功力则胜于何志毅,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做派迥然相异。何志毅是在以经营企业的方式打理北大管理案例中心,张维迎则是以学者的偏执与执拗管控“光华公司”。
张维迎与何志毅的“冲突”超越了个人恩怨,更多则是权力的揪扯、利益的清算。这一切,都发生在“光华公司”的江湖之中。
记得早先专访北大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此人在方正集团内部倡导一种有违习常的企业文化——多一点打工心态、少一点主人翁意识。只是到后来,融合了方正集团本身的复杂性因素,我终于参透个中深意。经理人的职业化,即为纯粹而地道的职业化。那么多煊赫一时的职业经理人为什么黯然垂败,原因固然众多,其中不乏心态的扭曲与举止的变形。纯正心态、端正动机是经理人职业化的首要前提与准则。
财务控制、人力把控、审计监察控制、教学项目支持服务到位,北大毕业生俞敏洪是基准于这个“四项基本原则”,实现了新东方从大乱到大治的重构。所有所谓的内斗是新东方转型的迷茫和痛苦,“资本化”之后新东方逐渐告别“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徘徊”。事实上,如果光华管理学院也能切实把握这四项原则,断然不会有今天的风波、动荡。
颠覆、解构。这实在是一个让人无法穷尽表达的沸腾岁月,精英文化支离破碎,大众文化面目全非,都还没有重新拼装为另一种新态文化,相反,现实被转切成无数种亚文化、子文化,正以光怪陆离、怪异莫测、无从量度的自由组合方式共生相谐、互为对冲。由虚假繁荣的现状,进步到领先群伦的未来,需要全心全力地投入重新构思“光华公司”新的发展之路。概述起来,但凡企业转型,大都蕴涵着太多的不测风险,暗礁与涡流更是无时不在。通览“联想局”,在柳传志的精心设计导演下,联想经历了分拆与再造,其间尽管利益纠葛、风波不断,但总体来说波澜不兴、静水深流。秘诀无二,无非三个字——拐大弯。这就如同一位步伐娴熟的速滑赛手,每临弯道必然提前屈膝侧身、躯体前倾,甚至适当放慢步点,这样在进入弯道临界点时便可瞬间提速,从而在加速中实现超越。“光华公司”则不然,其CEO对光华的改造与重构靠的不是“拐大弯”,而是“大拐弯”,意即在前期失察、后期失调的前提下,猛踩油门、匆促调头,如此这般,固然能够硬性调转方向,但也容易踉跄摔跤,经历切肤伤痛。
对于智力资本密集型的商学院来说,归属感、认同感的建构至关重要。归属感,是一种彼此的期待,相互的感恩。商学院的管理与治理,终究要靠健康良性的学术氛围营造,要靠机制的规范与约束,而非个人威权的宣泄与释放。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最富洞见的看法是:公司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当下,“光华公司”的乱况与怪象或可归结为张维迎本人“威权意识”的异化以及教授们“商业意识”的错位。
无论张维迎还是何志毅,他们肯定通晓这样一个管理学常识:授权、放权是“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商道艺术,创造与分享则是“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商业逻辑链条的根本。我们诚意期望,如光华管理学院般知名的商学院的“CEO们”、教授们,能够洋溢、散发出高度职业化的底色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