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
积分:2372分 |
注册:2009-5-20 |
发表:709(415主题贴) |
登录:1100 |
|
|
没法任性的东北续集: 到东北去,到祖国最需要“支援”的地方去! |
文/识局小分队
我国对口支援的地区中,仿佛多了个东北。
识局此前在12月19日一篇文章中写到,《东北三省没法任性了:该地区经济数据全线飘绿》,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今年明显不妙。前三季度,黑龙江增速全国垫底,辽宁、吉林也是逐季下滑,东北经济甚至面临“塌陷”之忧。与此同时,“救东北”的调子,越来越强,行动越来越密。
12月19日,辽宁省委书记王珉,省长李希在当地高规格会见上海市副市长周波带领的上海企业代表团。次日,李希还出席了座谈会和投资说明会。会上,辽宁有关部门同与会的50家上海知名企业进行了洽谈对接,12个重大项目当场签约。参与的企业中包括上海汽车、上海电气、上海绿地等上海龙头企业。
辽宁的诚意有多真?一位与会的企业人负责人读了一晚上国家和辽宁省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政策的文件选编,透露了一个细节:对符合条件,予以支持的创业投资企业,辽宁每户补助能够达到1000万元,“可以说,这个力度是非常大的。我读了颇为震撼”。
此次沪辽对接此前已有先兆。11月13日—14日,王珉、李希就率辽宁党政代表团到上海“学习考察”。代表团先后实地参观了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展示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等。一位代表团成员事后撰文介绍,“赴上海之行,无论是视觉上还是思想上,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憾”。
值得一提的是,赴辽之前,李希曾在上海先后担任组织部长、副书记。官员调任往往能带动发展资源积极流动。在重振经济过程中,与上海的亲近关系无疑能为辽宁带来更多资源。
针对东北地区经济持续下行的状况,今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35条扶持措施。但市场经济毕竟不是靠政府包办,再急的形势也需要耐心,再好的措施也无法立竿见影。时至今日,一些措施和要求正逐渐落地、起效。“对口支援”东北的格局正逐渐形成。
说完辽宁,再看黑、吉二省。可以说,为了发展,东三省的主要领导近期也确是“蛮拼的”。
比如,黑龙江方面,12月1日,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在哈尔滨会见以工商联会会长、投资促进会会长、凯澳策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敬麟为团长的澳门工商联会和澳门中国东北贸易投资促进会代表团,“黑”、“澳”双方表示将在绿色食品营销、康复养老产业等方面加强合作。
两天后,省委书记王宪魁在哈尔滨会见了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唐双宁一行。同时,哈尔滨市政府与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国飞机拆解基地项目协议。12月12日,陆昊在北京拜会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就加快推动黑龙江民航发展和机场建设等深入交换意见”。
吉林方面,“上海”和“民航”同样是近期工作的关键词之一。11月7日,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蒋超良在长春会见上海光明食品集团董事长吕永杰率领的上海企业家考察团。吉沪双方将“加强在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建筑和旅游业等重点领域的合作。
11月27日,在黑龙江省长之前,蒋超良亦赴京与李家祥会面,商谈推动吉林省机场建设。吉、黑两地都存在机场偏少、密度偏低的问题。在进行投资拉动过程中,两地均将机场建设选为重要着力点。
随着不断加大“药量”,东三省的经济应该较快就会有起色。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央的35条,是国家经过会诊后给东北开出的三味药方:第一味药,是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的,让东北找到发展的突破口;第二味药,是强调民生、加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使得振兴东北有了主体性动力;第三味药是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做强东北的实体经济。
治标易,治本难;治病易,断根难。东三省经济的病因能否根除?东三省的计划经济比重大,比起沿海地区,向市场经济转轨相对艰难,且落在后边。有人不恰当地比喻,从辽宁往北走,越走越“黑”,政府管得多、管得严,经济发展环境不宽松,政府职能错位、越位,政府之手成为闲不住的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成为无用的手。这样的地区,外部形势的严峻则使自身的“内伤”更易复发。
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王珉在辽宁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话语间有“辽老大”的风范:“要突出改革的效率,真简政、真放权,防止‘大门开了、小门还关着’。新常态下的转方式调结构,已经超出了经济领域本身,内涵更为丰富。”新常态对东北也意味着一个坎,必须要迈过去。
很多读者给识局留言,说最需要去东北的,除了资金、项目外,更需要的是带来遵守契约、尊重企业自主权等软性层面的东西,而当地部分官员思维更新的速度也需要跟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