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ellen |
|
等级:新手上路(初级) |
积分:176分 |
注册:2008-7-28 |
发表:41(41主题贴) |
登录:22 |
|
|
胡八一:旋转在价值最大化的舞台上 |
胡八一:旋转在价值最大化的舞台上
胡八一(ASK123学习培训网合作讲师)
旋转在价值最大化的舞台上
从日企人事处职员,到美国杜邦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他以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结合多年的外企管理经验,旋转在价值最大化的舞台上。
致力于组织与个人的价值的最大化
胡老师这样阐述:作为柏明顿的经营者来说,我觉得其价值的最大化就是在于为顾客提供落地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而不是其他任何业务和方式。
我也会尽可能的提供好的平台让我的员工能够专著于个人兴趣、强项来进行发展,而基于去实现他们的价值最大化。
对待客户,主要去协助其建立直接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不是停留在给客户一个概念或理论中。这样的一个体系,才能让客户的每一位员工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并且能够转化为企业的价值。
合格的文人企业家
首先从咨询行业的特点而言,咨询公司主要是提供知识性的服务,那么作为咨询公司的主要成员,决定了这样的一个主要成员必须具备相当的知识体系,才有可能提供给客户知识性的服务。
“我觉得一个文人企业家不是从外在的形象来判断的,如果一个学历比较高的企业家就给他文人称呼的话,这种称呼我是不认同的。但是如果这样一个企业家在此前提下能够使企业获利的话,那我倒认为以这个标准来判断的话,我是接受的。当然满足了基本的利之后,然后把义放在第一位,那这样的企业家可以成为文人企业家。”
特殊的文人企业家
作为一个文人企业家来经营企业,肯定有其有利有弊之处,当然判断有利还是不利,肯定有其一定的标准。一个企业家对企业的认知的角度或者程度不同,那么其标准是不一样的。
“我个人认为建立一个企业的终极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文明,共同富裕的社区。社区包含着我们的客户,我们的供应商,我们的员工甚至我们的同行对手。获取利润只是为了达到目的的这样一个必要手段。那么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可以分析哪些是利,哪些是弊?
我本人和我企业里面的成员都生活的很坦诚,不会去为了去做某一个单或者某一件事情而去违背个人原始的初衷。因为我相信企业是为人而存在的,而人不止是为企业而存在的。不会让员工感到为工作而工作,为企业而工作,也是为自己人生的价值最大化而工作,这样,大家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和和谐。我也一直倡导把义放在首要位置。从长时间来看,往往在得到别人认可之后就可以得到更久的更多的利。
不利的方面当然也是基于我们的前提,就是企业存在的价值。我认为是建立一个共同文明,共同富裕的社区。但是往往在切入市场初期的时候,相比人家慢一脚,动作也比较生疏点。一般我们不会做的很牵强,等客户认可我们之后,我们才会去做;那反过来如果客户只是把我们当做一个非理智的挑选,我们也会放弃。”
胡老师从创业到现在,从整体来讲的话是比较和谐的,大家工作生活都比较融洽,比较人性化。胡老师一直坚信把“义”放在首要的位置。
“我们会为自己比较认可的客户去服务。在帮助客户和客户的员工在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能够获得必要的回报,那对于公司对于我来讲,那是快乐的付出,是不是要求做多大,多强,那反过来我觉得是次要的。如果说有障碍需要克服,那我觉得要是怎么看待的了?如果我觉得有障碍,那我会很努力的去改善他。相反,如果我认为我的客户和合作的比较愉快,我们给的方案也能给客户其价值提升,那么我会知道这是正确的方向,也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其实这就是对企业的定位。”
创业之道
1991年胡八一法学硕士毕业分配到某报社行政处工作,但是他认为报社的工作及工作环境很难令他的价值最大化,这也是胡老师选择离开事业单位而去应聘一个松下的普通职员的原因。他从一个普通员工升为代处长,但是他还是义无返顾的离开了松下。胡老师说从松下到杜邦应该是一个跨文化的经历,从日本的企业文化到美国的企业文化。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其真正原因,“我认为当时我个人的成长比组织能够给到我空间的延伸要更快得多,因此要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谋求在另一个环境。”
在杜邦工作5年以后,胡八一的成长空间可以说已经到达瓶顶,到达顶峰。胡老师认为“在那个环境中,我个人的成长与成长后的空间都仿佛有了一定的局限,于是就去攻读博士,使自己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成长以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由于不断和中国当地企业接触,我感到内地的企业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可能只是一个还没成长的体系,只是处于一个经济的发展。当时的想法就是帮助中国的很多企业去完善他的基础,我认为我再回到某一个企业里面去的话,那我的价值的最大化也很难实现。然后我觉得我可以为更多的中国企业服务,让我的价值得到最大化。那就是创业。”
中国古代智慧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作为影响现今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思想源头,古代经典哲学中已经为我们很好地归纳了诸多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性的东西能够让我们在认识人性的本质方面少走很多弯路,有的甚至可以直接成为概括性的管理理论,尤其是在团队管理方面。
如在战略方面,可以看《孙子兵法》;在管理部属方面,《荀子》、《韩非子》的一些言论不错;在个人的进取和团体合作方面呢,可以看《论语》,这里面有很多对人的评价的标准等。
《论语》是我从五岁时即已经全部背诵的一部书,但至今我还放在案头随时翻阅,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阅历的加深,每读一段就都能有不同层次的理解。
胡八一认为《论语》的精髓还是在认识人性和组织行为的规范上,当然有些东西由于时代的关系,不需要照抄。但是换种角度去思考,也是有不同的收获的。比如说在选择员工,朋友方面,都有提到,什么样的朋友是可以交的,什么样的员工是可以用的?对于我选择我的员工和我的合作伙伴或者客户方面,都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的。
胡八一老师:
香港柏明顿管理咨询高级合伙人,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广州公司总经理、首席人力资源顾问。自创的“8+1”模式绩效量化技术,是中国第一个人力资源本土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属于他的工具,而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工具。
胡八一老师个人网站:hubayi.ask123.net
ASK123学习培训网http://www.ask123.net
如预约讲师,请联系:诸小姐
电话:021-51875988-8625;400-820-1356
邮箱:seminar@ask123.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