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类别 > HR资讯 > 培训/咨询行业观察 |
|
|
|
国内培训市场之怪现状 |
培训/咨询行业观察:国内培训市场之怪现状,培训/咨询行业观察:国内培训市场之怪现状,培训/咨询行业观察:国内培训市场之怪现状,培训/咨询行业观察:国内培训市场之怪现状,
? |
|
|
国内培训市场之怪现状
国内培训市场正日趋火热,充电大军浩浩荡荡,培训课程,证书花样翻新。但也有资深业内人士冷眼观潮,指出培训市场“虚火”也高,从细道来,有几大“怪现象”:
其一,来培训的,不想“培训”,一位知名培训师谈,他有一个习惯,每堂课前,喜欢与学员聊天。他经常把“为什么要抽时间来培训呀?”当做第一句话,而他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公司送来的呀!”“那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培训课?”“无所谓,轻松一点最好,平时工作很累,就是想借此放松一下。”
其二,想培训的,无处培训。一位在大公司工作的白领谈,非常想通过高质量的培训提高自己,但是一来没有时间能静下心来学习和考试,二来个人培训的费用也相当之高,比如有的英语培训课,一堂课需要500多元人民币,即便是白领,也不免要思量一番。质优价廉,时间灵活的,培训尚不多见。
其三,价格越低,越受欢迎。由于现在不少公司已把培训当成了员工福利的一部分,因此造成对培训的市场需求很大,但往往只问价格,不问质量。既然是送给员工的福利,自然是价格越低越好。
其四,缺乏有效的市场宣传,品牌少,杂牌多。问一问充电培训一族,他们选择课程的渠道和取舍是什么?多数人回答:靠好友,同事的推荐。尽管各种培训广告屡见报端媒体,但不少人反映,从上面看不出课程的真实内容,所以多通过口口相传,打听听过课的人,他们对课程,讲师的评价成为一把重要的尺度,这种比较“原始”的方式,反映出培训业目前缺少品牌建设的现状。
其五,决定培训者的不是员工自己,而是HR,在培训约等于福利这一政策指导下,HR们往往流于应景而非真正将员工准确地“投放”到他们需要的培训课来。HR们更关注在报告中写上一年中公司培训的时间又增多了多少小时,“某人业绩突出,再送他培训一段时间”。但是,人们对培训市场的真正需求往往因此而被掩盖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