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课程推荐: |
|
|
|
|
|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辅导(判断与推理)
判断与推理—图形推理
近几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图形推理”题型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具体的形式:
形式1:
每道题中包含两套图形,第一套图形包括三个图形,作答题参考之用,第二套图形包括两个图形和一个问号。在这两套图形之外还有供选择的四个图形,应试者应选出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图形。注意,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要求应试者从已给出图形的排列方式中,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推导出问号处应填上什么样的图形而不违背这个规律。正确的答案不仅使两套图形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应试者的抽象推理的能力。因为它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也很少受知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往往靠人的直觉和图形上的想象抽象,因而有人称此种测验为“文化公平”测验。公务员考试的试卷中该种形式为多,应试者要多加练习。
形式2:
图形辨别题。左边给出一个目标图形,右边给出四个供选择的图形。要求应试者从这四个图形中找出与左边图形完全一样的一个,这个图形可以是经过一定角度旋转的。这主要是考察应试者的图形空间想象能力和判断能力。
判断推理---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出题方法是,在每道题中先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该答案应与给所的陈述相符合,且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而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
在演绎推理中,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性的联系,结论不能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此,在解答此种试题时,必须紧扣陈述的住要表达内容,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
“演绎推理”的出题还有一个特点,此类试题的备选答案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也就是说各个选项看起来几乎都是有道理的。但请注意,有道理并不等于与这段陈述直接相关。正确的答案应从陈述中直接推出。还有一点必须注意,试题中所给的陈述有的合乎常理,有的可能不太合乎常理。
最后要忠告应试者,不要忽视试题中所陈述的事实,因为题目中所出的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在做这种题时,不管陈述是否合理,你始终不能对试题所陈述的事实的正误抱有怀疑,也不能自作聪明地以自己具备的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推理去寻找答案。
“演绎推理”这种题型是用来考察应试者的逻辑推理能力。
判断与推理—机械推理
根据国家人事部公布的《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从2002年起,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将分为A
、B类。其中B类考生只进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一门课程考试,在该门考试内容中,将出现“机械推理”这一题型,该题型是从2002年才开始在考试中出现的。
机械推理这种题型考察应试者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物体的基本运动规律等机械运动的理解与判断能力,主要就是要求应试者对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应试者除了多做练习外,还要温习一下学校里学过的物理、化学知识。
判断与推理—定义判断
根据国家人事部公布的《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从2002年起,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将分为A
、B类。其中A类考生所考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这门课程考试内容中,将独立出现“定义判断”这一题型,该题型是从2002年才开始在考试中出现的。
“定义判断”这种题型主要用来考察应试者运用标准进行判断的能力,也就是说,先给应试者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物或行为的例子,要求应试者从中选出最符合该定义或者最不符合该定义的一个答案。这里假设这个概念的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定义判断”在法、检系统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中常见,也是公务员一项基本的职位要求,在2002年公务员考试中是首次出现。
判断与推理—事件排序
在事件排序题型里,每道试题中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词语或一句话表达的,接着给出的备选项是表示五个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要求考生选择其中最为合乎逻辑的一个事件顺序。
事件排序的试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在未掌握全部必要事实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题中所组的五个事件是用很简洁的语言表达的,代表某一事物或现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有许多细节甚至是重要环节都被滤掉了,而且把这五个环节的顺序也打乱了。因此,答题时,考生必须根据自己的一般知识以及对事物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对事实作出补充,或做出合理的假设以填补欠缺的信息,以便使你设想的事件顺序讲得通。
不过,应注意的是,正确的答案要求以最少的假设来联系和安排这五个事件的发生顺序。当你确定了某一选项后,你要判断一下,这种顺序是否合乎事理,是否符合逻辑。
|
|
|
联系电话:010-8243115O
|
|
|
|
报名流程: |
您提交报名申请→
课程教务组联系您确认有关事宜→ 确认报名建立登记→ 按要求缴费→ 参加课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