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培训论坛 > 失败故事及商业失败案例探讨 >
你必须先进行登录 才能发贴,注册新会员请点这里.

主题数:77118 | 帖子总数:79971 | 会员总数:2538

栏目:考证 | 留学 | 案例 | 杂谈 | 职场 | 培训 | 师资 | 讲座 | 课程
 
 
您是本贴的第 5598 次阅读者
 
 

 

滴滴当前问题是很麻烦,但造谣不好!

发帖:牛人 | 2021/7/8 10:38:32 | 第 1

滴滴当前问题是很麻烦,但造谣不好!
     7月4日,“滴滴出行”App被曝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截至北京时间7月6日下午4点,滴滴美股盘前跌近30%,跌破发行价14美元/ADS。
    
     滴滴到底出了什么事,相信有关部门一定会依法依规给出结论和相应的处理结果。就目前的信息来看,是涉及个人信息的违规收集。但是,谣言四起,各种荒谬的说法让人忍俊不禁。
    
     1、滴滴下架事件中的几则谣言:
    
     我在某财经大号上看到了滴滴的数据“泄露了中国道路信息安全”,还一本正经地拿当年旧的中国地图作为佐证,相当耸人听闻。
     也许这位写手是穿越过来的,不知道天上飞来飞去的卫星是干什么用的,也没听说过谷歌地图的强大功能?高德导航、百度地图,道路信息非常详细,这哪儿轮得到滴滴泄露什么道路信息,何况常人出行的民用道路信息有什么军事价值?
    
     这种财经类公号平时西装革履、假模假式地标榜专业性,可是为了流-量什么胡言乱语都敢说,比起厕所读物、提裤就忘的各类营销号还不如。
     其实官方给出的理由很清晰,是“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但挡不住某些不负责任的写手非要强行“加戏”,要上升到“影响国家安全”的层面。这种做法只能跟“公园时评家”一个调性,编个名目都那么古早味、那么没想象力。着实滑稽。
    
     还有一些所谓“内情分析”更可笑,拿美方对中概股披露股东名单情况说事,认为滴滴如果按照美方要求披露信息、接受审计,会“暴露”股东中的国资和国企。这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在这些人眼中,中国国资就那么见不得人吗?这让活跃在美国股市的淡马锡、各国主权基金情何以堪?再说,股东构成在公开招股说明里查不到?上市是公司公共化、信息透明化,这有什么可保密的呢?即便有些公司的股东需要隐藏用白手套公司不就很简单么?
     更有甚者,还有把这次处理和企业选择美国上市直接联系起来,这是故意制造恐慌吗?
    
    
�������´������ͼƬ

    
     这些谣言是对中国经营环境的抹黑。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如此歪曲和解读,显然不利于中国的国际形象、政商关系、营商环境。可谓“居心叵测”。
    
     或许,这些谣言制造者的动机是希望中国企业有保护用户数据安全意识、希望在国内上市,这放在当前背景下可以理解。但是,靠造谣进行舆论施压,只会事与愿违。用网络词语形容:这是高级黑。
    
    
     2、什么是好的资本市场?
    
     国与国的竞争不是政府与政府比拳头的角力,而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资本市场的规模、环境无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好的资本市场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
     1)健全的产权保护是基础。投资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今天是我的明天你随便就拿走了,谁敢来投资呢?这是基础,作用不言而喻。
     2)合理的规则体系,这是关键。昨天我的朋友西坡在一篇关于滴滴事件的文章里强调了“明规则”,有点皮相之论了。离开了规则的契约属性,怎么“明”都是没用的。规则的有效性建立在契约属性的基础之上,是双方都要受到约束。如果规则执行者不受规则约束,可以任意妄为,等于没有规则。以权谋手段看待规则,明也好暗也好都无意义——阳谋、阴谋都不是规则,也产生不了规则。
     3)还要有合理的监管,正所谓“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比过宽和过严更麻烦的是“灰度执法”,一方面制定脱离实际的严苛规定,另一方面执法者裁量空间很大,结果是照本宣科人人违法,实际执法看人下菜,这种资本市场是不可能发育良好的。
     4)社会环境。资本市场的发育不是孤立的。经济沙漠里不可能有资本市场的发育。这不仅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还需要配套的市场意识。如果连普遍的市场经济观念都没有,谈何资本市场?
     具备这些条件,资本市场就能成长起来,反之资本市场就会扭曲、萎缩,失去吸引力。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就是如此,这十几年来美国资本市场的衰弱是肉眼可见的。
    
    
     3、美国资本市场曾经的优势
    
     美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的地位毋庸置疑,市值、股票数量、交易量都占据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半壁江山”。这固然和美国的经济实力、美元国际地位有关,但也不能忽视美国资本市场管理和运行的优势。
     美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高,管头管脚的约束少,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入市门槛。
     以阿里巴巴的上市经历为例,阿里最初锁定的并非美国纽交所,而是香港。2013年,阿里巴巴计划在香港上市,但是香港不接受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这一上市计划流产。这才转向了管制更为宽松的纽交所,2014年就“敲钟”了。
     港交所就这么完美错过了阿里的“头茬瓜”,只能在后面修改规则舔个盘底。当初不能被接受的阿里合伙人制度,运行多年并没有什么问题。这就是资本市场吸引力的竞争。
     是不是纽交所眼光独到,对阿里合伙人制度有了前瞻性的判断?那是谈不上的,只是美国资本市场的基本逻辑更市场化,把判断的权利更多地留给了市场主体。这是美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所在。
     但是门槛低、市场主体清晰,并不意味着美国资本市场无法无天。恰恰相反,美国司法体系的救济和惩罚措施是强有力的,其威慑力远胜美国证监会SCE。在许多案例中,SCE罚酒三杯,法庭里的集体诉讼、惩罚性赔偿却让规则破坏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种前松后紧、严厉追责的规则体系,让美国资本市场在市场活力和规范性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这也是美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所在。
     反观很多保护意识很强、繁文缛节的流程管控一大堆,却没有实质惩罚和追责的资本市场,就难以发展。比如以严监管著称的欧盟资本市场,充其量算是养老金池子,没有培育出任何创新企业,与其经济体量严重不符。
    
     4、美国资本市场的根基正在动摇
    
     但是,近二十年来美国民粹主义高涨,助长了政府对资本市场的干预,过去的诸多优势正在动摇。
     例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是历届政府强行提高住房自有率、引导资金进入房地产金融引起的,罪魁祸首的“两房”——次贷源头的“房利美”“房地美”都是以政府信用背书的“政府扶持企业”。
     然而,这场危机却成了经济民粹主义、干预主义的高潮。
     奥巴马政府“顺应民意”对资本市场加强了干预,出台了大量管制措施,填不完的表格、写不完的报告和备忘录,体现了明显的奥巴马风格——繁琐的文牍主义、强烈的控制欲。
     然而,这种扬汤止沸式的干预并没有遏制金融风险,只是让政府的手搅和得更欢了。连“两房”都没有按照预期的那样消失,反而和政府钱袋子深度捆绑,成了重要的利源。其影响波及至今。疫情以来美国房价大涨,已经到了泡沫堆积的警戒线,靠监管减少金融风险的意图显然失败了。
     不仅如此,还有中小银行因奥巴马签署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各项限制,陷入经营困难乃至破产,奥巴马最坚定的支持者——底层少数裔人群因此备受损失,失去了很多金融资源。
     2014年,黑人和西班牙裔的抵押贷款总额比2007年下降了52%,而其他种族群体融资需求下降了37%。这样的后果显然有悖政策的初衷。
     虽然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奥巴马的管制措施做了“外科手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其执政前期取得了很不错的经济业绩。但是,特朗普将政治和经济深度捆绑,与中国的贸易摩擦蔓延到资本市场领域。
     例如,特朗普政府滥用政府裁量权,“灰度执法”粗暴干涉中概股公司的在美经营和融资活动,导致股市动荡。
     严守政治和经济活动的边界,曾经是美国资本市场专业性、独立性的重要标志,奥巴马的意识形态、特朗普的粗暴政策是自毁长城。遗憾的是,拜登政府上台后修正乏力。
     “特朗普遗产”《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在今年3月24日通过了最终修正案,中概股应声而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导致美股三大指数当日全线收跌。
    
     这并不出人意料,这个所谓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赋予了政府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干预经济活动。照此膨胀越界趋势,美国政府正在不知不觉中毁掉美国资本市场的百年根基。尽管每一次越界都是以看上去很必要、很正当的理由,甚至不缺所谓的民意支持,但是对经济的暗伤远比表面上的理由要严重得多。
     像奥巴马那样喊着弱势群体、底层人民、限制资本的高尚口号,做伤害民众利益、影响国家经济命脉的事,是经济民粹主义的最后归宿,这在历史和现实中反复发生,无一例外。
     而特朗普把政治和经济一锅乱炖,则是经济民粹主义的另一面相。哪怕他主观上是想加强“美国优先”的竞争意识,实际上特朗普是加剧了美国的衰弱而不自知。
     从中美竞争的角度看,彼之失误、我之教训。资本市场乃至整个企业的经营环境都需要长期培育,任何短期目标都不能伤及市场规则的根本,那些谣言者津津乐道的玩弄权术,阴谋也好、阳谋也罢,最终都会付出代价。
    
     中央财经大学《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实战班》
    
     注册制下企业IPO上市及并购重组实务操作研修班(每月或隔月一期)
    
     华夏幸福债务危机背后,是大战略的失误!
    
     毛主席为何一辈子批孔?毛远新说出真相
    
     中美博弈的根本,是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较量!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2 | 发帖:牛人 | 时间:2021/7/8 11:14:40
滴滴究竟发生了什么?有什么启示?
     几个关键信息:
    
     1、滴滴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下架滴滴!至于有没有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的问题,需要等待相关检查结果,才能知道具体情况。在这之前,说有问题或者是没问题,都是不准确的。
    
     2、目前是下架滴滴App,但并没有停止APP运营,已经安装的用户截止目前依然可以使用。滴滴公司(小桔科技)也没用被工商或国安要求停业整顿。
    
     3、截止目前滴滴公司(小桔科技)没有高管人员被逮捕或传唤拘押,所有信息都还局限在商业层面、没有人员被问责和司法起诉。
    
     转述下官方通报,一个字不改:
    
    
�������´������ͼƬ

�������´������ͼƬ

�������´������ͼƬ

    
    
     魔鬼啊,总是藏在细节里。
    
     看到关于下架滴滴APP这条新闻,我是一点都不奇怪,这还真不是什么马后炮的事。原因是我去年向一位金融大佬推介项目的时候,提了下项目可以收集许多大数据……结果金融大佬说,这个很敏感最好不要搞,提都不要提!
    
     卧槽,当时我就想到,搞大数据的公司很多呀,真有那么危险了吗?
    
     现在的答案是,真有!如果滴滴在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能尽量避开这一块,比如你打完车就拉倒,什么数据也不记录,那倒也行。以前的出租车,难道还拿个本子让乘客登记,叫什么、从哪到哪、手机号码?
    
     当然不可能!(类似的,网上订餐、在线购票……如果要上市、尤其是境外上市,如今都有类似风险!)而滴滴不仅记录了,还特么大张旗鼓。给你们看一个,他们以前嘚瑟的文宣:
    
    
�������´������ͼƬ

    
     滴滴大数据中心《大数据揭秘:部委加班大比拼 他们都在忙些什么》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滴滴媒体研究院,基于实时生成的移动出行大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
    
     结果,如今被网友拿出来爆锤……
     今日之果乃昨日之因,你无法逃过因果
    
    
�������´������ͼƬ

�������´������ͼƬ

    
     当时,众多官媒还以赞赏的口吻讲这个事,但是转过头,就可以当大数据不安全的证据!
    
     真是一群250,扯这个犊子做啥?显示你滴滴牛逼,啥都知道,啥都能分析?好,你既然啥都知道,那就知道的太多了~有涉数据安全了。被收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那可能有人要问,以前阿里之类互联网大厂,为啥去美帝上就没事呢?因为那会关系还算好呀。而现在滴滴再去,问题就来了。
    
     问题在川普在台上的时候就出过规定,来美帝上市的公司,必须把审计资料披露,必须把经营状况披露,否则你来融什么资?骗美国股民的钱?按道理讲,人家也没什么错。
    
     关系好就没事,提供就提供了,关系转冷呢?民粹扇呼起来了,一切就都变了。
    
     那滴滴不去美帝上市,行不行?答案是不行!
     为啥不行,因为他们前面一直在烧钱在亏损,最近一年才实现盈利。在规定三年连续盈利的A股市场,他们没资格上。
    
     那等一等,行不行?
     也不行,滴滴刚上来的时候,真就是靠烧钱,不烧钱当时无法打败传统出租车、也不能迅速击败竞争对手,无法让优步退出中国市场。这次赴美上市,招股书终于披露了背后的股东们:
     招股书显示,在上市前,滴滴所有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合计10.5%,投票权20.1%。其中,滴滴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持有滴滴7%的股权,15.4%的投票权。滴滴联合创始人、总裁柳青持股1.7%,投票权6.7%。高级副总裁朱景士持股比例低于1%,具体比例未显示,投票权为2.3%。首席技术官张博、网约车业务CEO孙枢等均有持股,因低于1%而未显示具体比例。
    
     机构投资者中,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 Entity)持股高达21.5%,投票权21.5%,Uber持股12.8%,投票权12.8%,腾讯持股6.8%,投票权6.8%。
    
     就连阿里都有投资,这也是少见的阿里腾讯两大佬,都有投资的企业。
    
     投资人不是来做慈善的,没人是等着这些互联网大公司分红的,投资人是要退出的,A股上不去,可不就只好做个VIE结构去美国上市了嘛。
    
     有木有看到滴滴面对的自相矛盾的困境?想发展就要烧钱,股东的要求就是上市;互联网企业不挣钱,还没完全转为注册制的A股来不了;A股来不了就只能去美帝,去美帝又遇到大国博弈的历史进程……而以前嘚瑟的大数据分析,又成了这一切的导火索。
    
     最后,还是老领导的话点破了一切:
    
     一个人的发展除了要靠个人奋斗,也要看历史进程。延展一下就是:一个公司的发展呢?公司的奋斗固然也很重要,历史的进程更重要啊!
    
     这也是我老说的:学历史、研究政治,对普通人没啥用就是谈资,但对于大佬,这是他们真正需要学习的东西。
    
    
     《智库赋能:十四五非公经济人士成长政策研习
     《国际产能合作领军人才培养计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删除该贴  


 
3 | 发帖:牛人 | 时间:2021/7/11 12:00:30
滴滴被“团灭”背后的中美大博弈!
     全文链接:滴滴被“团灭”背后的中美大博弈!
     以前中国政府是鼓励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的,那样就能从美国得到大量美元,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然后利用这些外汇储备到国际上购买自己必须的商品和技术。但是,现在美国不断的滥印美元,贬值的风险越来越大,同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背景下我们也不需要那么多美元储备了,去美国上市的意义对于国家而言越来越小,从美国股市退出也是对美元霸权的一次重击!
     滴滴只是中美大博弈过程中的那只“鸡”,那只“鸡”的背后都是外国资本,死了就死了,没啥大不了的!
     ……
    
     中美博弈的根本,是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较量!
     中美两大经济体博弈的根本,是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矛盾。
     博弈的焦点在于:
     金融资本以收割利润更为丰厚的海外利益为主要目的;
     而代表全球实业资本最强大的国家中国,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反击手段却越来越强。尤其在汲取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之后,当然不会再让外部货币大水漫灌的“白条”所收割。
     美国已经进化到了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华尔街号令全球资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怎么可能实现制造业回归呢?(美国只会保留有足够利润的制造业)
     除非把美元国际基础货币废掉,但可能吗?
     ……
    
     解读: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
     以后中国经济将加大内需,只要能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加大消费能力,这个市场就足够强大。我国有十几亿人口,是早已存在的事实,为什么过去大量商品要依靠外销?非得要外国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为什么过去几十年老百姓的消费内需还是不足?为什么我国现在还有6亿人月平均收入只有1000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改变把股票市场视为单纯的直接融资场所,更加重视股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产业优化与激励创新的功能,这个是带有全局性的逻辑……
    
    
     解答: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可行吗?可怕吗?
     美国债务已经成了脱缰的野马,让人看了心惊胆战,这是一颗金融核炸弹!
     美元信用三只脚:科技、军事、人民币。人民币助长美元信用延伸,中国巨大的外贸和产能是美国狂印美元的基础。真截断人民币美元结算,等同于斩断美元信用的一只脚;美国上市公司,有几家业绩能支撑这么高的市值?美元信用很难稳固。
     脱钩怕什么——那是真正的解放!
     中美脱钩之日,即是美帝崩溃之时!
    
     天道忌盈——为什么中国要驯服资本?(第4楼)
     现代国家困局的根源,就在于资本和权力两大力量体系,不仅罔顾真理的逻辑(比如破坏环境、损害公平)而且也侵犯了第三大逻辑体系:践踏了人心!
     未来的治理改革必然要求制约权力和资本——将权力关在笼子里,也将资本限定在市场中。
     市场并非万能,就必然有边界,市场有边界,资本就必然有边界。
     多年来,全球各国均过度放任资本,导致乱象横生,贫富悬殊,导致种种社会问题。
     全世界无产者,从未联合起来。
     全世界资本家,早已全球联合。
     ……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删除该贴  


 
4 | 发帖:zgzx1 | 时间:2021/7/11 18:45:02
滴滴“得罪”的人太多了
     得罪投资人、得罪税务机构、得罪传统出租车利益集团、得罪用户……
    
     说实话,滴滴这样的公司当今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了,完全就是资本运作的结果,商业模式就是疯狂烧钱搞补贴,干死对手!然后实现垄断。烧了多少钱呢?在短短9年(从2012年公司成立),滴滴经过了23轮融资,疯狂烧掉1500亿。但直到去年才实现微盈利。成立7年,亏了7年,还能维持运营,滴滴靠的是外部融资。如果还不上市,投资人压力巨大。
    
     滴滴业务是越做越大,营收越来越高。2018至2020三年期间,滴滴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8亿元和1417亿元(受到疫情影响)。但是奇怪的是,滴滴财报依然连年亏损,2018至2020三年期间,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和106亿元。
     有人说,这是滴滴故意的,称之为“伪亏损”,因为滴滴还在烧钱,搞共享单车,搞社区团购,搞自动驾驶,搞海外市场补贴大战,个个都是烧钱大户。
     所以别听滴滴叫屈喊冤,说自己亏损云云,那都是提高平台抽成、取消用户补贴的借口,人家拿你的钱开垦韭菜园去了,简单来说就是“以韭养韭”,合理避税。
    
     当年,滴滴出场,各地都上演了一出出大戏!监管部门、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媒体报道,轮番出场讨论滴滴。正如国内某官媒所说:“出租车公司长期靠高额的份子钱坐收渔利、一本万利,而出租车司机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盈利大部分缴了份子钱……滴滴借助互联网,跨界杀进出租车领域,将市场上的用车需求与供应充分对接,将乘客与司机直接连接,出奇不意地逆袭,开始撬动这个垄断行业,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互联网就是他们的“解放军”。
    
     然而事情的可笑之处是,滴滴用户规模越做越大、超越传统出租车集团后,提高平台抽成、取消用户补贴,自己变成垄断利益集团。
     ……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删除该贴  


 
5 | 发帖:牛人 | 时间:2021/7/11 19:19:14
滴滴下架事件的三大背景、和结局预示!
     这件事的三大背景:
    
     1、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前的关键阶段,美国加快了遏华仇华的步伐,开始不择手段全方位抹黑中国、围堵中国。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两部法案非常值得关注:
     第一部是美国2018年通过的《云法案》,是美国企图控制全球数据、全球互联网企业的利器。这法律多缺德:不管一家公司的数据存储在美国境内还是境外,美国政府都有权通过一定的司法程序调取,这是长臂管辖原则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
     另一部法律是2020年12月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法案规定,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美国可以提出额外的信息披露要求。
     说白了,美国可以动用各种手段去干涉企业的内部事务,即便滴滴用的是自己的云来存放用户数据,也无法保证自己的数据安全。只要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其实没办法逃脱这一套组合拳的监管。
    
    
     2、滴滴到了必须上市的阶段。
     面对美国越来越厉害的“长臂管辖”,越来越多的中概股公司,纷纷从美国退市。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国监管部门两个月前就对滴滴赴美上市给出了建议:希望推迟其赴美上市计划,并敦促滴滴对其网络安全进行评估。
     为什么滴滴最终无视监管部门的建议,铤而走险选择了赴美上市呢?华尔街日报也给出了解释,滴滴面临着资方越来越大的压力,在短短9年(从2012年公司成立),滴滴经过了23轮融资,疯狂烧掉1500亿。滴滴这样的公司并无什么高技术可言,完全就是资本运作的结果,疯狂烧钱搞补贴,干死对手,最终实现垄断,做大估值,套现离场。滴滴到了必须上市的阶段!
     虽然赴美国上市,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风险,但是却能带来较高的估值。较高的估值,就意味着资本能套更多的现金离场,这种诱惑对资本来说无法抵挡。
    
    
     3、中国两部法律出台,互联网企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留给滴滴赴美上市的时间不多了。
     一部是《数据安全法》2021年6月10日全国人大通过、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另一部法律是2021年7月10日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通知,要加强可能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因素进行审查。滴滴赴美上市,刚好撞在枪口上!
     (新华社+滴滴媒体研究院,基于实时生成的移动出行大数据进行分析,部委加班大比拼 他们都在忙些什么的报道,当时并没有这两部法律。。。。结果,如今被网友拿出来爆锤……)
     滴滴这样的平台公司,如果只是一个中国公司,一点点摸索管理办法和机制,逐渐完善,是可行的。但滴滴去了美国上市,且大股东是美国、日本的资本财团,在重大问题上,敢于无视国家管理部门的建议和要求,自行其是,这就有大问题了!
     下架是第一步,经过一段时间的“舆论发酵”,真相已经不重要了,不能让这种公司成为“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控制方,相信不管政府还是社会,都会有同感了,也会往这个方向下功夫。
    
    
     滴滴事件之后,境内监管的环境、风格和口径都在改变。滴滴的结局,或许可以预示今后
    
     “去也难”——红筹上市前置审批“路条”或者“无异议函”制度可能重启;
    
     “留也难”——维持在美股上市的合规成本高昂,特别是在美国《云法案》加《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项下的信息披露和审计底稿受查环节的合规风险大幅增加;
    
     “走也难”——私有化退市不易,离开美国资本市场难度增加。
    
     “难”将成为科技类、信息类中概股公司,赴美上市监管图景的主色调。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删除该贴  


 
6 | 发帖:牛人 | 时间:2021/7/13 8:53:29
滴滴“被查”阴谋论大行其道!
     链接:滴滴“被查”这事,其实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阴谋论大行其道!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删除该贴  
1/1 页 每页 15 贴 本主题贴数 5 分页: [1]
 
快速回复(必须登陆成功才能发表)
 帐 号:
 密 码:
 主 题: *
 回 帖:
 

  
 
近期课程推荐 【回首页】
1、清华厚德《艺术品鉴赏与投资管理》高级研修班
2、中国新能源产业创新经营班即将开课
3、北京大学《首席人力资源官CHO》高研班
4、北京大学《数据资产与企业数字战略》专题研修班
5、中国矿业能源投融资高级研修班2024春季开课
6、营销总监班人力资源总监班财务总监班
 
热点资源下载
1、考研考博类→全国500所院校专业课(真题+答案)汇总
2、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真题详解
3、经典教材类→英语教材财会政治管理
4、电子版教材、笔记和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5、职业考证考试类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