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二拨子村四拨子村回龙观,名字由来历史 |
北京海淀“四拨子村”,这个地名最近频频登上热点新闻。
据北京疫情防控官方消息,2022年5月13日以来,海淀区清河街道四拨子村相继出现多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月14日0时-23日24时该村实行10天封(管)控区管理。解封后,该村又出现新发病例。海淀区于5月26日-29日对清河街道行政区划范围实行了提级管控措施。
二拨子村、四拨子村、回龙观村,名字比较奇特,二拨子村隶属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位于八达岭高速公路边。四拨子在海淀区和昌平的交界地理位置,当年都是德胜门通往昌平的京畿要道。
据巅峰培训论坛版主考证,“拨”是明清时期的一种军制(标、协、营、汛)“拨”为巡逻护军的值班处,相当于巡逻小组或哨所的意思,一般大约几个人到十几人。
因为八达岭长城关隘和十三陵的重要性,昌平至京师之间设若干驻兵,二拨子、四拨子、都是驻兵点,后来成为地名。
“拨子”的由来有两个说法:
第一种是由“换杠夫”由来的。这里面又有2种说法:
1、皇帝谒拜天寿山,从十三陵到德胜门,抬轿的共分六拨人,每到一个地方就换一拨,这就有一拨子、二拨子、三拨子、四拨子、五拨子、六拨子,后自然就聚集起人形成小村落了。
2、在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御驾亲征,在山西大同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被俘,发生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在兵部尚书于谦的支持,及皇太后的授意下,留守北京的郕王朱祁钰继位,即明代宗,年号景泰,北京有名的工艺品景泰蓝即名于此。
后来明英宗(朱祁镇)被放回北京,发动了一场“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皇位,随即废了景泰帝,朱祁钰不久去世,朱祁镇使花招,假装要将朱祁钰葬到天寿山(十三陵区)背地里安排杠夫,借口灵柩棺材太重而频繁地更换杠夫,杠夫换了一拨又一拨,这就是北京郊区“二拨子”、“四拨子”名字的来源。最后灵柩棺材停留在半路中的一个叫玄福宫的道观(后为避清康熙皇帝玄烨名讳,后改称为元福宫)。灵柩棺木中不是真龙天子,进不了皇陵,因景泰帝的灵柩在此返回,民间便将那座暂时安放灵柩的元福宫道观称为“回龙观”,这就是今天的“回龙观”名字的出处。
明英宗毁了朱祁钰生前所建寿陵,以亲王礼葬于西郊金山(海淀区玉泉山北)的景泰陵。
第二种说法,是比较有史料可考的:
清朝入关后,改编明朝降军组建绿营,军制为标、协、营、汛,“拨”为巡逻护军的值班处,“拨”相当于巡逻小组或小哨所的意思,一般大约2人到10人。
明朝永乐皇帝将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后,便在昌平沙河镇附近建起了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猎和到天寿山(十三陵)谒拜皇陵停留之用。嘉靖皇帝在位时,给该宫御赐“巩华城”(有文物遗址)。
(巩华城瓮城城门遗址)
为了保证皇帝出行的安全,还在巩华城设立了专门的安全保卫机构——“巩华城汛地”,并在“汛”下面设立“拨”,也就是在皇城到巩华城沿线设立众多的巡逻护军的哨所,以防不测。
从“巩华城”往南一线设立了头拨、二拨、三拨、四拨、树村、北望(现在的东北旺、西北旺。附近西南边有个“百望山森林公园”,或许历史上准确的名字应该是“北望山”)、南安河、燕丹村、八家营、曹家庄、苏家坨等十一处汛地。每个“拨”驻有十余名巡逻护军,并设有烽火台和火炮,其火炮除有杀伤功能外,还有报警作用。
明末李自成大军向北京包围,众巡逻护军便溃散了。之后逐渐形成了小村子,人们就把原来的汛地“四拨”叫成了“四拨子”后来在形成村落便以汛地名称作为村名使用。
头拨未形成村落;
昌平区域内留下了二拨子村;
三拨子土地被国家征用人口全部迁入了回龙观村,三拨子消失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拨子划归海淀区,成为四拨子村。
【视频】比丑陋的教材插图更引发思考的问题:老师的价值观!
网上段子误解了梧桐山隧道和李嘉诚!
俄乌战争之际,我们了解一下琉球独立运动…
外蒙古独立是沙俄或苏联造成的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