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 |
|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
积分:1952分 |
注册:2016-1-29 |
发表:701(260主题贴) |
登录:1703 |
|
|
国家公务员选调政府终于清醒:招录开始限制海外留学生 |
据湖南日报、河南广电大象新闻、吉林日报教育栏、财经杂志视频号、中华网…等媒体的报道:多个省市调整公务员选调政策,2025年不再对海外留学生进行选调招录。开始明确限制甚至“拒绝”海外留学生了。
“天塌了,一上系统就看到留学生不得报考。”
在报道中,列举了广东、山东、以及北京的2025年的选调生方案,都没有海外名校名单,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全球顶尖名校。
看到这样的消息,真的是可喜可贺。
广东: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2025年度“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的高校范围发生罕见变化,往年可报考的“国(境)外知名高校”名单全部消失了,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全球名校。
山东:是考公大省,山东2025年度定向选调、常规选调,范围也都取消了海外高校,留学生被关上一扇门。
首都:《北京市2025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显示,定向选调同样将留学生拒之门外。“优培计划”留学生仍然可以报名,但要求海外名校研究生+本科毕业于国内43所双一流高校或25所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的区别是,前者是公务员编制,后者则属于企事业单位。
……
海外名校毕业生,曾经是被争夺的“香饽饽”。
以前,都是国外本科歧视国内本科,海归研究生甚至高看一眼比国内博士还香,现在居然反过来了,真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类似变化还出现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多个省份,显然不是偶然。
海归的光环逐渐褪去,曾经的就业优势不再。
一份由中国世界青年峰会和猎聘发布调查报告显示,在毕业后选择“找全职工作”的海外留学生中,有84.21%的人打算回国就业,回国工作的比例相当高。在这些人中,又有45.23%求职首选是想去国国企央企,排名第一。进入政府部门做公务员占17.73%,排在第三。可见,海外留学生对体制内的向往,也很强烈。
尽管留学生依然可以通过国家和各省市公务员考试进入体制内,但这条路显然也变得拥挤。不少海外名校的毕业生,甚至将目光投向了县城与乡村。比如:斯坦福大学博士报考安徽下辖18线乡镇基层公务员,哈佛大学硕士考上杭州余杭区教育局,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入职街道城管……这类新闻,不断见诸报端。
为什么多省市的选调,会对留学生做出限制甚至直接拒之门外?
难道哈佛、牛津、剑桥、耶鲁,都比不上国内“双一流”大学了吗?
答案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所谓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每年从高等院校选调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
要知道,比起公务员考试,选调生的选拔有不同的标准,普遍具有更高的政治标准。
比如,河南省《关于2025年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通知》就明确提出:
选调有志于从事基层工作的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县乡基层一线培养锻炼;
对选调生的报考资格,也明确要求必须符合以下至少一项条件:
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大学学习期间担任过班级以上(含)学生干部且连续1年以上
获得校级(含校级)以上奖励
大学期间具有参军入伍经历优先
其他省市的报考资格条件也有类似的要求。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等标准,被放在最前头。应该说,在选调这件事上,国家的标准变得越来越严格了。
相比之下,大部分公务员考试的职位报考要求,就没有类似的限制,目前依然向海外高校毕业生开放。对大多数省市来说,海外高校毕业生(留学生)依然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到体制内。
此外,非常值得关注的还有近年来出现的“水硕、水博”争议。
海外高校有的硕士学制为一年制,与国内两到三年的学制形成较大差异。
有部分本科就读于双非高校的毕业生,通过中介申请到排名靠前的海外高校硕士,引发对海归硕士质量的担忧。
还有一些国家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大学招生与大学毕业的门槛都很低,所谓“学历放水”、“卖学位”的现象也遭遇越来越多的人质疑。
事实上,现在用人单位(包括国央企、私企)普遍也不再像以往一样青睐留学生。
尤其是针对国(境)外一年制硕士研究生,部分企业明确表示:不纳入招聘范围。
比如,中国华能下属多个分公司仍招收留学生,只是不再考虑一年制硕士研究生。其在2025年校园招聘要求中明确写上:“2024年入学的港澳地区、英国、澳洲、新加坡等国(境)外一年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不纳入2025年招聘范围。”或是“2024年入学的国(境)外一年制硕士研究生除外。”
有人说,十几年前去留学,回国动辄“年薪百万”、“轻松当高管”,“出国是镀金,归国领高薪”,在一段时间内,也是人们对这一群体的认知。
但是现在留学则是“港硕一年给自己加了个案底”、“留学吃尽时代黑利”。
对这类海归留学生而言,形势确实在变得越来越艰难,曾经的就业优势消失了。
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说,海外留学的性价比变得越来越低,面临空前激烈的竞争。
背后,是时代大趋势的影响。
一是学历贬值。国内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素质人才数量越来越多,国内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5亿。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2025年预计将要达到1222万。
海归留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早已不再是“稀缺物种”。据教育部数据,1978-2019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其中490.44万人已经完成学业,423.17万人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
2021年,回国人数首次破百万,达到了一个高峰。面对僧多粥少的就业环境,“海归”身份含金量急剧下降。
二是留学性价比越来越低。学费越来越贵,通货膨胀学费在上涨,但留学生毕业后的收入,却在逐年下降。且与期望的平均年薪的差距逐渐拉大。
不过,留学生的出路依然广阔,如果有真才实学,并不需要担心“英雄无用武之地”。比如,很多城市都有招才引智的人才计划,就对留学生格外青睐。
从全国范围来看,最“宠”留学生的城市,应该是上海。
就拿选调来说,上海目前依然旗帜鲜明地表示,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应届优秀毕业生可报考上海选调。高校范围参考上海市留学回国人员课直接办理落户的高校名单。
这个范围有多大?其实就是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具体由相关主管部门参照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进行认定,以落户申报系统内名单为准。
据新闻报道,近5年来,上海累计引进留学人员已超过13.5万人。目前来沪工作创业的留学人员超过30万人,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多达6000余家,一些海归人才成长为院士、科学家、知名企业家等。猎聘数据显示,海外留学人才的意向城市集中于北上广深,总占比59.8%,其中上海占28.4%,差不多相当于北京、深圳、广州之和。
社会发展到现在,与5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已大为不同。公务员招录开始限制海外留学生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在往年,针对政府部门在选调生招生方案里给海外留学生留有一席之地的做法,也有网友用一句话进行了讽刺,那就是“公子公主请上车”。
能够去海外留学的,特别是不参加高考直接自费本科留学、或从双非高校自费通过中介上海外名校的,这样的家庭非富即贵。许多学生在国外学习一滩糊涂,家里拿钱去海外“浪几年”,转头回到国内成了“海归”香饽饽。我就见过拿着法国名校硕士学位但基本法语交流都不会的“优秀人才”。这样的人被政府选调到政府部门作为干部的后备力量,真的是中看不中用。并且加剧了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进入政府部门的竞争。
与其说是“限制留学生进入体制内”不如说是“公平对待”,
留学回国毕业生按规定享受高校毕业生同等的招聘(录)条件……
多省市的选调开始“拒绝”名校留学生,不管怎么说,我都认为政府部门这样的行动,是进步的一大举措!
留学中介太牛了!世界名校、美国top30、香港大学前三,给钱就能上!统统保录取!
博士硕士学位,已经是一种明码标价的商品,卖学位是门好生意!
各地的留学回国人才奖励和补贴政策,应该优化!
怎么看清华教授钱颖一: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
中国教育内卷的本质,为什么那么内卷?
联合国会议成“青年精英” 人设制造地?到联合国开会演讲成网红新赛道!
有4个博士帽子的赵子健,让人想起有4本户口的神木房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