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
等级:版主 |
积分:1786分 |
注册:2004-1-8 |
发表:515(345主题贴) |
登录:1042 |
|
|
收税不能只讲义务不讲权利 |
作者:刘洪波 长江日报首席评论员,知名杂文家
4月2日,高收入者个税申报截止。税务部门也搞“人性化服务”,原本申报截止期是3月31日,因遇上双休延长两天;一些地方,4月2日税务部门还加班至夜间12点。下一步,税务部门还要继续宣传和“约谈”,争取应报未报者。
媒体也在出力。申报开始之日,就不断在鼓劲充气,各地都称赞了“第一个申报”的人,奉劝应报者莫怀侥幸,动之以“申报光荣”之情,晓之以“义务纳税”之理,宣传税收为民,提醒国法威严。申报截止之日,舆论又都思考了制度如何完善,不单要凭高收入者的感恩之心,还要健全财产申报制度,加大税法力度,“使那些高收入者坐立不安”,税务部门还要主动出击云云。
回首个税申报全过程,真够得上全社会的“和谐”二字,为着库银增加,为着高收入者去交税,大家都在着急使劲,帮忙不添乱。
我现在想的是,税收体系是越来越健全了,税种也越来越丰富了,从各种交易、消费,到住房子、领工资、拿高收入,都有税可纳,而税收到底做什么用的,又有谁能说个清楚明白呢?我知道,一说到这个事,很多人会异口同声地说,国家有军队保卫安全,有警察维护治安,有政府提供各种服务,都是税收保证的。
不错。如果只是这点粗浅的道理,我也不用谁来教。但我想细问一下,每年的税收,军队要用多少,警察要用多少,行政管理要用多少,医疗保障、失业保险、教育投入、社会福利都用到了税收中的多少,吃喝招待、旅游出国、建楼买车又占到多少,谁能说出准数来呢?哦,可以读每年的财政预决算报告,但预决算报告写得有多明白,恐怕又是问题。你交了税,却不太能够知道税收是怎么被用掉的。
更重要的是,哪怕你对税收的使用知道得再细,不过是有知情权罢了,税收怎样用,那是用税的人的事情,你有交税的义务,但用税的权利是没有的。权利与义务一致,履行纳税义务以后,你获得的权利是什么,哪些权利因纳税而获得?
我时常听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说法。大致说来,我不能说这有什么不对。税收取之于民,没有什么问题,除了民也没地儿取去;税收用之于民,也不能说不好,总不能说应该不用之于民。但我又感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很像“为民做主”的意思,是收税者本位的话语。谁能说“为民做主”不对呢,但现代社会靠的不是“为民做主”而是“由民做主”,要的不是“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是“纳税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现在,大家都乐于教人“必须依法纳税”的道理,这很好。高收入纳税不算,月收入1600元也纳税,在任何一个城市,月收入1600元,你去买个小房、养个小孩、生个小病试试。至于“全民纳税”,何待呼吁呢,你买一包手纸,都纳过税了。但说到权利,据说因为特别的国情,还不能一下子太多,要一步步地来。一步到位的义务,分步到位的权利,不太对等。这也罢了,但至少在讲税收的道理时,不能单搞“义务”教育,而对权利忽略太过。只讲义务不讲权利,哪怕不是歪理,至少也是偏理。
冷静看待个税申报遇冷
作者:曾颖 来源:成都晚报
截止4月2日纳税人自行申报工作结束,全国部分城市已统计出申报人数。北京:25.5万人申报;武汉:突破2万人申报;广州:9万余人申报;海口:2252人申报;重庆:近1万人申报;南京约4.2万人申报;长沙:约2万人申报;成都:16743人申报;厦门:16875人申报;沈阳:111219人申报。全国自行申报纳税人数估计已突破100万人。但据专家估计,我国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人数为600万至700万人。如果以该数字为基数,实际申报人数可能仅占应申报人数的1/5左右。
以上城市,除了海口超出先前摸底人数之外,其余城市的实际申报数远低于原摸底人数。从已申报人员的结构上看,仍然由工薪阶层“唱主角”,私企老板、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仅占少数,而被列为高收入人群相对集中的行业,申报人数也相对较少。成都甚至出现了演艺明星“零申报”的尴尬场面。
虽然离4月10日全国最终的统计数据出来还有几天,但几天之内,奇迹出现的可能已非常小,全国第一次个税自行申报工作遇冷,已是铁定的事实。
这个冷,其实是早在预料中的。几年前,《中国青年报》曾专门对此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愿意主动申报个税的人仅占31.1%,这个数字是不容乐观的。其后,媒体、专家和民调机构都对“不想主动申报个税”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一些结论:一些人认为,没有享受到纳税人应有的权利和不知税收派了哪些用场,是影响纳税积极性最主要的两大原因。国人传统的怕露富心态,也是阻碍纳税人主动申报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大家都不愿意因为申报而让别人认为自己是富人。除此之外,我国目前个人信用体制还不健全,必要的处罚措施不过硬,偷税漏税的行为即使被查出来,也只是一罚了之,有些人甚至连罚都不罚。这样,便起了非常坏的榜样作用。守法纳税的成本比违法不报税的成本高,人们便会做出本能的自然选择。
一些论者对此大打道德牌,认为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富人为富不仁的论据,从道德层面对其大加挞伐。但这除了能逞一时口快之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从制度层面对其进行理性分析,比热血上脑满脸溅朱地发空论的好。
税务专家认为,对“富人”的税收监管一直是我国税收制度的薄弱环节。对公民除工资、利息之外的收入监控,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面临居民收入来源越来越具有分散化、隐性化、多样化的特点,税务部门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正是有了这种“每年进账多少,除了自己没人知道”的心态,一些高收入者才对税务部门的一再提醒置若罔闻,没有相应的税收监管制度做保障,要求个人申报有可能只是相关部门的一厢情愿。
我国 个人所得税的扣除不是以家庭收入为单位,而是以个人所得为单位,造成了事实上的税负不公平。我们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笼统的、一刀切的定额扣除办法,既有高昂的申报成本,又没有相应的返还激励,影响了纳税人的积极性。
另外,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国外很少采用的纯粹分类所得税制,列举了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分类征收,最大问题是极易使收入相同者由于所得来源不同而导致税负不同。同时,由于个人收入来源与形式的多样性,收入性质、收入分配原则的复杂性,以及收入分配方式的灵活性等因素影响,许多收入极易因税法真空或易打“擦边球”而形成漏税、避税。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解决申报遇冷的根本招法,不外乎提高税负的征收与使用透明度、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监控制度、减少申报手续和难度、实行混合所得税制,最终过渡到综合所得税制,并加强对违反者的处罚力度。这些,有的已经开始实施,有的正在列入议事日程。这也许是个税申报元年申报却遇冷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吧。
年收入达12万个税申报情况不尽如人意
央视新闻频道360度4月3日总稿
【口播】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360度,我是董倩。
【导语】
按照去年颁布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2006年年收入超过12万元者,要在今年1月1日至3月31日之间到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申报。因为3月31日是周六,申报截止时间顺延到了今天凌晨。今天我们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现在申报工作已经全部结束,但是具体申报的数字还不能统计出来,因为有些人可能是通过信件邮寄的方法来申报的,这样,税务部门暂时还无法全面掌握准确的数字,税务部门可能会在4月10日对外公布申报的情况。
虽然这个数字还没有出来,但是从各地反映来看,自行申报的总人数与估计的高收入人数有一定的差距,但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件事情,因为做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确实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正文】
年收入达到12万的纳税人,要在第二年1月1日至3月31日之间到地方税务机关办理自行申报,这是去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新规定,今年第一次开始实行。但是从今年1月1日申报开始的那天起,情况就一直不尽如人意。
1月9日,申报开始一周,北京、重庆等全国14个省市只有3000人进行了申报,而除此之外包括广州、宁波在内的其它一些省市的个税申报人数都了了无几,哈尔滨等市的数字更是为零。个税自行申报基本上可以说是冷清开场。
到2月份结束,全国进行申报的人接近40万,但是有专家估计全国年收入达到12万的人至少有600万,如果按此计算,已申报的人不到应申报人数的十分之一。有人用"羞羞答答"来形容申报进度异常缓慢。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税务部门开始想方设法提高申报率。北京市地税局主动出击,不断向已经掌握信息的高收入人群发信提醒,并为一些企业上门办理申报手续。各地更是纷纷强调事后的处罚措施。
申报截止日期前几天,申报人数加速增长,最后几天更是显出突击的态势。截至3月29日,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受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人数达到137.5万人。尽管如此,仍然不到600万人的四分之一。在剩下的四天里,到底有多少人办理了申报,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导语】
最早是冷清开场,然后是进展缓慢,很多人都是到最后几天,不得不报的时候才突击申报。虽然最后的情况还不知道,但这个过程确实很有意思。毕竟领钱的时候大家都会赶早去领。让你去申报,弄不好还要补交过去落了的税款,这儿事没人会抢着去干。但是,除此之处还有什么深层的原因,通过这个曲折的过程我们能看出什么呢?来听听专家的解答。
【正文】
【同期】中央财经大学税务系副主任刘桓教授:因为个人年收入超过12万的申报,这在中国是第一次,中国 个人所得税的体制主要是代扣代缴为主,比方说公司发放的单位,就是会计部门,财务部门要给你代缴所得税,所以我们长期以来接受的是这样一个观点。今年让我们一下进行个人申报的时候,大家一下子不适应,而且通知的时间不是很早。因为我的收入申报是去年一年的,而我通知从去年开始是10月份,所以到去年年底为止,所以这个时间不富裕。所以一开始很多人对这个事物本身不了解。第二,知道了事了以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同期】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很多人没有每笔所得加以记载的习惯,因此,当要求他把过去一年的收入每一笔每一笔的综合相加,并且明确的报出他税前的收入是多少,应纳税是多少,实际纳税多少,税后收入多少,应该补多少税,还能退多少税等等,这对于目前中国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纳税知识而言,的确是颇为困难的一件事情
【同期】中国银行风险管理部高级经理施扬:有些数据对于个人来说,准确获取的话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说利益收入,我可能在多个银行开有帐户,资金量并不大,但是他的利益收入是分散的,在每个银行都有一些活期、定期的利益收入。如果想把这些数据汇集起来准确去申报,难度非常大。
【同期】刘桓:所以很多人很迷盲,所以首先我要看看别人怎么报。于是造成,大家一开始造的很少,所以随着时间临近的增长,这个符合一般的规律。
【同期】中央财经大学税务系副主任刘桓教授:
【同期】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
【口播】
确实,新办法实行的第一年,不仅对应该申报的人来说是个考验,对税务部门来说也是个检验,哪些办法利于大家申报,还有哪些需要改进,都是今后要做的事情。
在人们关注申报这件事的时候,我想第一关注的就是数字,到底有多少人申报了,第二个关注的就是什么人报了,什么人没报。虽然最新的情况还没出来,但是根据媒体对各地税务部门申报情况的报道,出外乎可以分出这么几类。
从地域上看,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市申报人数相对多一些, 尤其北京市,税务信息学报的绝大多数人都申报了,相比之下中西部省份少一些。从行业上看,申报的人主要分布在金融、保险、电力、电信、涉外企业等高收入行业。从申报人员结构上看,个税申报的主角是工薪阶层,相比之下私企老板、房地产商申报者偏少。
PPT:
从地域上分,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 申报人数多
中西部省份少 。
从行业上分, 金融、保险、电力、电信、涉外企业等高收入行业申报人数多。
从申报人员结构上分, 工薪阶层申报人数多, 私企老板、房地产商少。
我们看刚才这个分类,地域分类是在人们预料中的:东南部多一些,中西部少一些,这与中国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不平衡,大部分高收入者集中在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和重点城市的状况是相符的。行业分类也在人们的预料中,金融,保险,电力,电信,外企,这些都是高收入人群集中的行业,申报人数多也在情理之中。
【导语】
但是申报人员结构分类就有些出乎意料,几个省市的报道都说申报的主角是工薪阶层,私企老板申报者却偏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来看记者对这两类人群的采访。
【正文】
汤岩在一家企业做人事行政总监,今年年初个税申报刚一开始,她就为每位员工提供了全年收入的代扣代缴清单,并制作了一些宣传资料,通过邮件的方式发给公司的每一位员工。
【同期】威能(中国) 供暖设备贸易有限公司人事行政总监 汤岩:告诉他们怎么申报,毕竟是第一次,很多人都不清楚。
【正文】
汤岩属于典型的朝九晚五的白领,她个人早早地通过网络向税务部门申报了自己上一年的收入情况,在她看来,申报并不像原来想像得那么复杂。
【同期】威能(中国) 供暖设备贸易有限公司人事行政总监 汤岩:我们收入简单,申报很方便。
【正文】
据汤岩了解,公司里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同事基本上都通过网络完成了申报, 但是,相比之下,在人们眼里收入较高的一些私企老板的申报情况却不容乐观。以武汉市为例,到2006年底,武汉市共有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0万多户,房地产开发企业1000多家。但是截止3月20日,武汉市已经申报的私企老板和个体工商户只有200多人,房地产商只有130多人。李某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住着 豪宅,开着名车,每天出入于高档饭店,但是直到4月2日截止日期结束,他都没有办理个税申报。
【同期】某私营企业总经理 李某:因为我工资不多,经营所得都投入再生产了,生活的开支都可以算到成本里。我计算不清我有多少收入。
【导语】
像刚才那位李老板的说法那底对不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如何解决,现在再来听一下专家的争读。
【正文】
【同期】刘桓: 严格说起来,私人开支应该是属于个人收入,因为我们说,个人所得税征税说得很清楚,个人获得的货币,有价证券,以及其他相关实物都应该算是收入,因此你请人吃饭应该是算是个人名下,不能算集体名下。
因此我们说可能私企老板他大概就混淆了,他作为私企老板的个人收入,与他自己直接拿到个人生活费的收入的差别。因此我们说这企业他不申报,似乎他认为振振有辞,其实是不对的。所以这使得我们国家在掌控着应该申报的人群数字,这个数字和现在实际申报的人有差距。
私企老板我们说他的情况很复杂,这个我们要做区别对待,有些他自己并不清楚我个人的收入就和我的企业收入是一回事。有的人他知道他不报,因此这是两种不同对待。
第二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他的法人公司,他已经开支是在哪儿?是在企业里面,我们通过各种办法,第一告诉你要分清楚。第二通过税务集合审查把他摘出来。
【导语】
感谢专家的解读。
我们希望4月10号出来的这种数字会多一些。不过即使没有达到原来的预期,也不必太着急。个税申报的确在我们国家是第一次,对纳税人来说必定会有一个从不会到熟练的过程,而对于税收申报制度,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个税申报在一些先进国家已经是实行了多年的制度,我们记者也采访了两位熟知美国和卢森堡个税申报情况的业内人士,最后我们来看看在美国和欧洲,人们是怎么申报个人所得税的。
【正文】
【同期】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税务及商务咨询经理 殷亚莉
在美国的话,它自动的,比如他的申报是第二年的4月15号,如果你不能够在第一次4月15号申报的话,你就……,然后你也不需要得到税务局的批准,它自动地就可以延期大8月15号,那8月15号还不能交的话,你还可以延期到10月15号,即使你10月15号还不能够做一个准确的……,你可以先……,以后你还可以回去去修改……,所以在时间上,美国的报税更……一些。
【同期】中国银行风险管理部高级经理施扬:最后申报的实现也是3月31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欧洲人度假比较多,有一段时间可能不在,由于这种原因,他可能没有及时申报,也不会马上处罚,通常政府会再发一封催促的信。如果是超过一定的时限还不申报,才会有高额的罚款来督促他。
【同期】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税务及商务咨询经理 殷亚莉:在美国它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你个人报的,第二种情况是你夫妻合报,第三种有的人不管什么原因,也许是 离婚了,也许是别的原因,他在家里,他作为家里的一个主要的收入者,他有孩子,或者他有父母或者有别的……人,这样他会作为第三种人……。
【同期】中国银行风险管理部高级经理施扬:这个申报跟我们国家有所区别,最主要的一个区别不是以个人为单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这个仔细想一下是很有道理的。 有人可能说我虽然挣了12万,超过12万了,但是我们家就我一个人工作,我要养老婆,养小孩,甚至还有老人赡养,可能我的收入并不高。有人说我一家好几个人工作,每个人的收入都不到12万,比如11万多,但是我加一块儿的工资就很高,他是以一个家庭作为报税的单位,充分考虑你的赡养人口,这种情况来制定税率。
【同期】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税务及商务咨询经理 殷亚莉:我觉得做年申报的时候,更能体现纳税人的权益,因为确实是多退少补,因为你在平常工资里不准你……,别的收入可能也报到税务局了,那是那些都是估计的,不准确的,当你……,你可以把这些所有的……报到……,算出来你应该退税,还是应该补税。在很多程度上,也有一部分是得到退税,确实如果你交得比较即使,或者你做,你可以在……上把你银行帐号填进去,你可以很快,基本上在一星期之内就可以拿到……
【同期】中国银行风险管理部高级经理施扬:实际上这里头,他们很多人是很有积极性的去报税,这是因为什么呢?在你报税的时候,一些项目是可以抵扣的,从每个月交的税款里,多交的部分政府可以返还。据我了解,主要是这么几块,一块是按揭贷款,按揭贷款的利息部分,过程对每个家庭有一个额度,在额度之内可以从税金中扣除,这是一块。另外一个是人寿保险,国家也规定了相应的额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