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
积分:2372分 |
注册:2009-5-20 |
发表:709(415主题贴) |
登录:1100 |
|
|
华夏幸福债务危机背后,是大战略的失误! |
人生路虽漫长,可最关键的只有几步。
对于企业来说也一样。
近日,中国产业地产龙头华夏幸福陷入困境,其掌门人王文学
华夏幸福债委会会议上,王文学将此次债务危机大体归因为3点:
疫情原因、错误判断环京形势、扩张激进。
他说自己好高骛远,急躁冒进,在几个关键节点上,自己全都赌错了。
疫情原因:疫情是全行业都面临的考验,也是引爆华夏幸福债务问题的催化剂。
误判环京形势、扩张激进:是华夏幸福走至今天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
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华夏幸福大战略的失误!
千亿级企业为什么大战略会误判?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核心高层学习不够!对于国家战略~行业发展趋势~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没有准确把握。建议,每年要组织核心高层学习,可以邀请专家授课,也可以来北京学习听课http://www.edpsp.com/edp/edpopen.asp?id=2332,高层次学习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1、随着雄安新区横空出世,从2017年开始,涿州、廊坊、永清、燕郊等几乎所有环京区域都逐步开始限购。环京曾是华夏幸福崛起之地,也是其重要粮仓,作为投资的重点区域,环京一旦限购,对于公司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旗下知名项目孔雀城的销售一落千丈,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现金周转。至2018年,华夏幸福一度遭遇资金危机,引入平安。至2021年度,随着环京城市的萎缩,华夏幸福最终被拖累。
2、华夏幸福关键节点错误,自然与环京过于集中有关,但是华夏幸福大规模的战略调整,不应该是在2016-2017年,而是应提前五年左右。华夏幸福在2016年之后的扩张,选择了以长三角、粤港澳为主,以武汉、郑州、和成渝等都市圈为次的战略顺序,这是战略失误!长三角和粤港澳这两个地方,与华夏幸福契合度不高,不应是华夏幸福区域转型的战略核心。
简言之,华夏幸福的两大战略失误,一是战略调整时机错判,二是战略扩张方向失误。
(1)没看透国家战略的虚实,延误5年转型时间。
一直以来“京津冀”是一个定位复杂、使命多重的国家战略。
在政治社会改革领域,京津冀因为事涉首都,至关重要。
但是,在经济领域,京津冀战略区并非中国最重要的区域,不仅次于长三角和粤港澳,甚至发展潜力也不及广袤的中部内陆。
北京在数百年中,一直是华北、东北和漠北三大北方区域的枢纽,京津冀战略对于北京来说,其实是责任收缩,特权扩张的战略。
特权扩张,主要体现在公共资源领域。
北京集中了全国最多的央企总部,北大清华等最多的顶级高校,301与协和医院等顶级的医院。在这三个领域,北京独步天下,成为中国公共资源中心。
而一个区域的发展,取决于两大资源:基于自由竞争的市场资源,基于权力体系的公共资源。
京津在经济上的繁荣,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假象。公共资源过度丰裕,掩盖了市场竞争不足的缺陷。
但是,公共资源过于集中北京,终究会造成系列问题。拥堵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损害很多领域的竞争公平,以及造成首都的不安全。
在本世纪初的前十年,中国最大的改革特区,是天津滨海。但是,天津滨海为什么到今天问题重重,乃至最后雄安新区横空出去,事实上取代了滨海新区的改革地位?
逻辑很简单,天津与北京一样,是直辖区,船大难调头,而且也是级别最高的城市,利益关系纠葛,国家在上一个十年周期中,倾注了无数资源。
但是,众所周知,中国的政治经济周期,一般是以十年为节点,随着2012年开启新的政治经济周期,稍微有点洞察力,即可知道京津冀必然生变,北京和天津应将有大的变革。所有资源都集中和倾斜直辖市的模式,必然难以持续。
谋划几年之后,国家突然在2017年推出雄安新区。
华夏幸福在2012年至2017年之间,没有提前跳出京津冀,已经落了后手,而在雄安新区设立之后,华夏幸福投入重资在雄安和环京,更是重大误判。雄安新区一个重要使命,固然是要分流北京资源,更重要的是要开启一个改革时代,北京都减负,环京更不可能囤积资源,雄安新区不可能走老路,京津冀的发展模式,也一定会变。
京津冀是一个虚实相间的国家战略,必须读懂。
华夏幸福在京津冀之外的布局一直是小步慢走,在大厂、东北、浙江等地有零星布局,但一直等到雄安新区出世,才如梦初醒。开始大规模向全国扩张,为时已晚,至少耽误了5年。
(2)长三角和粤港澳非首选,中部才是华夏福地
华夏幸福起家于河北,初成于固安。对于华夏幸福的产城模式,一度比较推崇。华夏幸福在完成固安布局之后,又在大厂等地,复制了固安经验。扩张势在必然。
但是,华夏幸福的扩张,虽然号称“跟随国家战略”,但是,对于国家大势的应然与必然,却没有分清楚。
京津冀、长三角与粤港澳,是国家的三大战略。
但是,三大战略是中国的实力所在,却不是潜力所在。
华夏幸福在2011年之后,在布局环北京的同时,在东北和长三角进行了尝试。之后,则大规模进军长三角、粤港澳。但是,长三角和粤港澳,并非华夏幸福的上佳之选。
华夏幸福在固安所积累的优势,概言之,就是自带资金,自带产业资源。
谁最需要资金、谁最需要产业?发展不充分,还不富裕的地方。
东部几乎都是发达城市,纵使不是上海、杭宁与广深这样的中心城市与省会,至少也是富裕的工业城市。
2019年的17个万亿俱乐部中,东部占了13个,遍地枭雄。
在财雄势大的东部豪强面前,华夏幸福算什么?
此外,就产业引进而言,华夏幸福在长三角和粤港澳,也难以建立优势。
东部城市,已经属于相对发达区域,产业选择很微妙。
以嘉善新城为主,华夏幸福搞的那些产业如汽车、大健康、商贸服务等,虽然高大上,但是仔细看这些产业,都是上海、南京和杭州要干的,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在国内产业布局中,首选是一线和二线沿海城市。
只有等他们发展充分了,才存在产业转移的可能。
但是,华夏幸福若优先和重点开发中部,形势不一样。
广袤的中部,腹地广阔,发展速度快,但是多数区域还没有富裕,在中国属于平均发展水平,正需要华夏幸福的力量。
广袤的中部,产业转移,弹性更大,兼容性更强。
最近十几年,中部成为中国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最大的战略腹地。
在这里,传统产业也有市场。沿海很多传统产业巨头,纷纷进军中部。美的十几年前就将生产中心转移到了安徽芜湖,格力、美的都在武汉建立了中部基地。
中部与沿海存在的广泛产业落差,使这里成为产业转移的福地。
在中部搞产业,需求大,收效快。
华夏幸福的“3+3+N战略”中,第一个3,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第二个3,才是郑州、武汉和成渝为代表的大陆腹地。
华夏幸福起家于河北,所以京津冀无法逃避,但是将长三角和粤港澳放于武郑和成渝前面,凸显了对于中国产业布局的蒙昧。
作为一个龙头企业,对于国家战略仅有跟随,总会有落伍的地方,而洞察先机,才能致力久远。
显然,中部是中国的未来。而沿海是过去与当下。
就财力而言,中部城市更缺血,更需要自带资金能力的华夏幸福。
在湖北黄冈市红安县,恒大号称要投资一个康养新城,当地奉为上宾,华夏幸福的产业带动能力,比恒大强多了,中部众多象湖北黄冈这样的城市,是未来中国产业转移的大方向所指,腹地所在。
甚至是中部的中心城市,发展也不充分,多数处于工业化中期,潜力巨大。华夏幸福直到2019年才落子武昌滨江,进来太迟。
沿海城市不缺钱,中部的城市都缺钱。
沿海已经发展成熟,增速减慢,中部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增长极。
华夏幸福在京津冀之外扩张的首选,应该是中部,而不是长江角与粤港澳。
“碳中和”对银行意味着什么?
鹅城的终极秘密,黄四郎的诛心利刃!
怎样的社会主义才是未来?评张维为!
|
[本贴被作者本人于2021/2/10 23:24:35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