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 |
|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
积分:2392分 |
注册:2016-1-29 |
发贴:870(326主题贴) |
登录:2191 |
|
|
农民郭海波——我觉得应该当选“感动中国人物”! |
上央视新闻了!
上新华社新闻了!

山西黎城县孔家峧村的一位村民,在得知太行山上仍遗留有八路军战士的遗骸后,从2012年开始,翻山越岭,在悬崖峭壁上寻找烈士遗骸。他的心愿,就是带英雄“回家”。自费坚持13年进太行山,背回来25具骸骨,他并不是为了财,而是——为了信仰!
他甚至借款几十万,在村里专门修建了一个纪念馆,存放这些骸骨,而他如今还在坚持寻找,只为让英雄能回家!他说:没有先辈的付出也没有新中国。网友:真的能把人看哭了。这就是高尚的信仰!
​13年里,他不知多少次翻越太行山,经常在深山里一呆就是一天,整整13年,找到25具八路军战士的遗骸,平均1年才能找到2具,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期间崴过脚,还差点摔下悬崖。他怕吗?咋能不怕,可从没想着停下。
​这位50岁的男子叫——郭海波,是土生土长的太行山人。打小就听村里老人讲八路军在山里跟鬼子拼杀的故事,那些藏在岩石缝里、草丛里的弹壳,还有偶尔被雨水冲出来的破旧军帽,都是他童年里关于英雄的印记。2010年,村里一位老人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后山那片林子,当年埋了不少娃,都是十七八岁的兵,没人知道他们是谁家的娃啊。”就是这句话,成了他踏遍深山的起点。
​刚开始找的时候,他连像样的工具都没有,就靠一把小铲子、一个指南针,揣几个馒头就往山里钻。太行山地势陡,好多地方根本没路,荆棘能刮破衣服,石头上的青苔滑得能让人直挺挺摔下去。有一回在崖边发现一块带弹孔的八路军军装碎片,他伸手去够,脚下一滑,半个身子都探出了崖外,亏得抓住了旁边一棵歪脖子树,才捡回一条命。爬上来的时候,手心全是血,他坐在地上喘了半小时,缓过来第一件事是把那块碎片小心翼翼包进布袋里。
……
​村里人说他疯了,放着好好的农活不干,整天往山里跑,还得贴钱买工具、修山路。老婆也跟他吵过:“你对得起家里娃吗?借款修纪念馆,这债猴年马月能还上?”他不吭声,夜里却翻来覆去睡不着,起身就去整理白天找到的零碎物件:一颗生锈的纽扣,一块变形的弹片,一顶破烂的军帽,他都按发现的地点记在本子上。后来老婆看着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标注,看着他腿上新添的伤疤,再也没说过反对的话,默默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给他买了双防滑鞋。
​13年里,他找到的不只是骸骨。有一次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一具骸骨怀里紧紧揣着个小本子,纸都烂成了渣,他一点点小心揭开,认出上面模糊的字迹是“山东,李”。就这三个字,他跑了三趟山东,查了上百份史料,终于在一个老兵的回忆录里找到线索——1943年,有个叫李存金的山东籍战士,在太行山区掩护大部队撤退时牺牲,至今下落不明。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李存金的后人时,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骸骨碎片哭了整整一下午,说总算能让叔叔“回家”了。
​有人问他,这么苦图啥?他指着纪念馆里那些编号的玻璃柜说:“你看这些娃,牺牲的时候比我家小子还小。他们为咱打仗,不能就这么烂在山里,连个名字都没人知道。”现在纪念馆里,每个骸骨旁都放着他找到的遗物,旁边的展板上写着他能查证到的所有信息,哪怕只有一个姓氏、一个地名,他都觉得是对英雄的交代。
​这几年,有志愿者来帮他,政府也给纪念馆拨了修缮款,但他还是习惯自己上山。天不亮就出发,太阳落山才回来,衣服上总沾着泥和草。他说自己年纪大了,能多找一个是一个。“这些英雄护着咱的家,我就得护着他们,让他们知道,没人忘了他们。”
​各位你们怎么看?
【解放思想】真正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说清楚本质,到底是什么?
【顶层设计】从“提升中国人身份价值”角度,顶层设计就业与延迟退休制度!


农民郭海波——我觉得应该当选“感动中国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