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
首页 地区推荐 清华EDP 企业内训 公开课 职业培训 HR资讯 培训需求 培训公司 培训顾问 客户服务 在线论坛
当前类别 > 在线论坛
     
巅峰培训论坛 > 培训游戏|故事|段子|音乐 >
你必须先进行登录 才能发贴,注册新会员请点这里.
今日贴数:7711 |主题总数:77111 | 帖子总数:79954 | 会员总数:2538

最新贴子 |  热门贴子 |  搜索贴子 
  本版搜索:  
清华大学总裁班目录 │││ 北京大学总裁班目录 │││ 中国能源电力企业家班 │││ 国家职业资格考证
人力 营销 财务 生产 职业经理 投融资 收藏品艺术品投资鉴赏 能源班 特色小镇班 PPP实战 经营方略CEO班 私募投资(PE) 清华教授、能源局领导、知名企业家,培养全球化视野及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能源企业领导者 人力资源师国际财务师安全评价师信用管理师对外汉语教师
    您是本贴的第 11376 个阅读者  
  主题:永和九年那场醉:千古名篇《兰亭序》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2022/10/20 22:55:47  
   牛人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积分:6890分
   注册:2006-8-14
   发表:2142(1195主题贴)
   登录:3612
1 
永和九年那场醉:千古名篇《兰亭序》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近日,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空间站写下中国古文《兰亭集序》中的句子: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条“太空推特”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
     被外交部点赞!
    
     【兰亭序是什么?】
    
     兰亭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桓伟、孙绰等四十多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一次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众人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
    
     《兰亭序》传至唐朝,帝王李世民对《兰亭序》的推崇到了痴迷的程度,王羲之被推至“书圣”的地位,《兰亭序》也被称为天下笫一行书。从文化上看,王羲之封圣,成了精神领袖,到了文化至尊的崇高地位。《兰亭序》也逐渐成为汉字书写的范本之一,历代政治家、士大夫、寻常百姓,都把对《兰亭序》的诵读和临写,当成一种身体实践和精神追求。
    
    
     【王羲之是什么人?】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父亲王旷,曾任丹阳太守、淮南太守、淮南内史,是东晋大将军王导堂弟。王羲之出生时,正值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岌岌可危,王羲之五岁时,包括琅琊王氏在内的名门大族纷纷举族随司马睿渡江南迁。琅琊王氏初到建业时,聚居于乌衣巷。在叔父王彬、岳父郗鉴荐举下,王羲之步入仕途,任秘书郎、临川太守、征西参军、江州刺史、永和七年(351年)接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东晋军区司令,类似现在地师级)。
    
     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在绍兴兰亭聚会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最终二十六人留下《兰亭》诗。众人之《兰亭》诗汇成诗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
    
     永和十一年(355年),王羲之采用令世人吃惊的做法,在父母墓前立誓,永远不再出仕。三月称病弃官,辞去会稽内史。 王羲之辞官,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没有先例,在朝廷也引起不小震动。
    
     东晋升平二年(358年),谢万(谢安弟)被仼命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豫州刺史。王羲之了解谢万不是将帅之才,便与桓温(东晋大司马)一笺,又直接写信与谢万,告诫谢万带兵的要领,要与军土共甘苦,不可过度注重个人享受。但是谢万没有听王羲之劝告致败,被废为庶人。
    
    
     【兰亭集序背后的政变?】
    
     东晋永和九年的兰亭会,历来被认为是一次文人雅士的活动,但在1650多年后,西泠印社最新出版的一部《吴大新:兰亭序解读》颠覆了传统说法:永和九年兰亭会并非“文人雅集”,而是王羲之主持召开的事关东晋命运的秘密政治、军事会议。
    
     史载,西晋分19州,而东晋立国仅得8州。当时东晋、前秦、前燕处于对峙、战争状态,东晋王朝建立以来,一直试图北伐复国。然而东晋将相桓温和殷浩不和,北伐多次以失败告终。永和八年,殷浩亲率北伐大军在淮河一线与敌军对峙,国家情势紧急。永和九年,兰亭所在的会稽是战争的大后方。王羲之时任会稽内史加右将军军衔,掌管会稽。那时,会稽连年旱灾,百姓用树皮充饥。这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
    
     吴大新认为,后人不了解这段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因为唐太宗当时非常推崇“二王”,亲自撰写《王羲之传》,因其生性厌恶战争,从而轻战乱背景,重书法本身。这对后人产生了误导:“绝世书法掩盖了历史背景。”
    
     王羲之因军事才干出众,早先任北伐统帅庾亮的参军、长史(总管),庾死时对他极力推荐。之后王出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他的清纯高尚被当时的红人殷浩看中,被任命为护军将军。此后朝廷还有意让王羲之担任尚书和中军,但被他拒绝。然而,王羲之上任后却夹在桓温和殷浩矛盾中,多次调解无果,后主动降官到会稽。
    
     吴大新说,王羲之是个正直爱国的人“这样一位大将不可能在战乱之际吟诗作乐。”
    
     据此,吴大新开始怀疑兰亭集会的真实背景,并最终发现兰亭诗会这件“文人雅事”原出于一个谬传。吴大新研究发现,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东晋书法名家王羲之邀集友人谢安、孙绰等42人聚会兰亭。“这42人中军方的有22人,‘省军级干部’可考证的有五六人,前线的有3人,2人后在前线战死,只有谢安一人是名士。他们绝大多数在军中供职,绝非传统所说的‘一般文人名士’,大部分来自京城乃至前线,他们千里迢迢来到绍兴,不可能是来赶‘雅兴’的。”吴大新断言,这是一次军政群贤的秘密聚会。
    
    
     【兰亭序,与殷侯帖】
    
     谈兰亭序之前,我们先聊聊殷侯帖。
    
     在王羲之的法帖里,有这样一封信札:
    
     昨送诸书,令示卿,想见之。恐殷侯必行,义望虽宜尔。然今此集,信为未易,卿若便西者,良不可言。王逸少顿首。敬谢!各可不?欲小集,想集后能果。
    
     ——张彦远《法书要录 卷一 右军书记》
    
     这样的信札,王羲之平时一定写过很多封。
    
     所以它被存在《王羲之十七帖》里,默默地和其它帖杂放一处。
    
     它也叫《殷侯帖》。
    
     我们也许可以来个大胆的狂想——它可能就写在永和九年。永和十年以后,殷浩被废为平民,王羲之不再唤其殷侯。
    
     也许,它就是那封从未被人注意过的召集书。
    
     那年,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在兰亭搞了一次上巳节的雅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兰亭修禊图》
    
    
     雅集甚雅。所有人散坐在小溪两旁,书僮把斟了酒的羽觞放入溪水,让它顺着蜿蜒曲折的溪流而下,若觞在哪里停住了,离它最近的那个人就得赋诗,若赋不成,便得罚酒三杯。
    
     坐在这曲水旁边流觞的,共有四十多人。他们写了三十七首诗,编成一部诗集,它的序,被称为《兰亭序》。
    
     千年以后,没有多少人记得那册诗集,却每一个人都知道,那个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开头的序。
    
     四十多人的雅集,有些人千里迢迢赴约,不会是一次偶遇或者小聚会,古代也没有电话和微信,王羲之事前一定有过书面的召集。
    
     那么,《殷侯帖》会有可能是那封召集书吗?
    
     它极有可能是在永和九年的初春写成——那正是殷浩第一次北伐和第二次北伐之间的日子。
    
     那时候殷浩第一次北伐失败,执意准备第二次,王羲之曾经屡次劝他,“恐殷侯必行”正是王羲之忧虑心情的披露。后来第二次北伐也失败,殷浩被废为平民,王羲之的信里,以后提到的都是“殷生”,不再是“殷侯”。
    
     史上盛名的兰亭雅集,究竟是讨论北伐的秘密的军政会议?还是一次真正单纯的上巳节聚会?王羲之兰亭序的后半段为什么突转悲意?
    
     这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雅集?
    
     隔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迷雾,所有的猜测其实都无足为凭。
    
     有两个人的身份比较值得注意:
    
     一个是桓伟,桓温(东晋大司马,类似现在国防部长)之子。
    
     一个是王彬之,殷浩(中军将军,军区司令)僚佐(秘书)。
    
     他们是否分别代表桓温和殷浩而来?这个已经无法确定了。
    
     王羲之身为会稽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和地区军队司令、乌衣王家出类拔萃的名士,这些人紧密团结在王羲之周围——至少是上巳节这天以他为核心,这个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后人根据《兰亭考》的官职推断这些军区长官从不远千里的前线四面八方赶来,认为雅集有诈——明为雅集,实为军事会议吧!
    
     可是《兰亭考》里所附的官职不全是那一年的——谢安的官职标注是司徒,那可是兰亭雅集二十多年以后的事。王献之的官职标注是吴兴太守和中书令,可那年他才10岁哪。
    
     所以,军事会议未必是真。
    
     但兰亭雅集处在一个很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是真的。
[本贴被作者本人于2022/10/28 18:03:47编辑过]     
2022/10/20 22:55:47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 查看 
   牛人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积分:6890分
   注册:2006-8-14
   发贴:2154(1202主题贴)
   登录:3612
2  
永和九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永和九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故事中有酒,酒中亦有故事,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妨纵酒狂歌,这也便是“曲水流觞”的意义所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永和九年,是公元353年。距今约快1700年了。
    
     那正是东晋两次北伐的间隙。
    
     论起北伐,就得说,东晋小朝廷和南宋小朝廷一样,自从渡江以后就有一个口号——“打回中原去,统一全中国”!
    
     因此满怀热情先后投入的就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刘裕。
    
     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桓温讨灭成汉,声威大震。功高震主的恐惧又一次笼罩了司马家。为了把他可能的野心扼杀在摇篮里,摄政的会稽王司马昱,就提拔扬州刺史殷浩来对抗桓温,让殷浩主持北伐,不许桓温北伐。
    
     桓温不傻,当然知道这是朝廷在搞他。
    
     而殷浩呢,一点也不肯让和他死磕。
    
     于是,东晋历史上最严重的将相失和,上演了!
    
     身为朝廷重臣,王羲之开始暗戳戳地操作桓温与殷浩的“将相和”。
    
     可惜他们二人不是廉颇和蔺相如。纵然王羲之顾不得书圣的矜持,金贵的劝解信写了一批又一批,这两头牛谁也不肯往后退一步,反倒越劝越来劲了。
    
     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十二月,形势彻底恶化。
    
     桓温完全不顾朝廷正在准备的北伐,抢在殷浩之前誓师,上表北伐,拜表即行,顺流而下,自江陵下驻武昌,似乎要北上,又似乎要进京“清君侧”。
    
     整个朝野都震动了。
    
     殷浩也发脾气了,他打算辞职不干了。
    
     司马昱亲自给桓温写信,里三遍外三遍地分析社稷大计。王彪之(将军,王彬之次子)则劝住了殷浩。
    
     双方暂时妥协,殷浩委委屈屈地留任,桓温退军还镇。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王羲之深感调解失败,故而他主动请罚,降职到会稽做父母官去了。
    
     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春,殷浩奉命北伐,出兵攻打许昌、洛阳。结果大败,损失一万五千人。
    
     身为殷浩的好友以及朝廷中少数的清醒者,王羲之劝殷浩,北伐要缓一缓。
    
     但殷浩就是一副“不听不听我不听”的态度。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十月,殷浩带着七万大军再次北伐,结果被姚襄出卖,再次以惨败告终。朝廷被迫把殷浩废为平民。
    
     兰亭雅集就在永和九年的三月,在殷浩两次北伐的间隙,盛大出世。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面对一意孤行的殷浩,郁闷的王羲之也无能为力。
    
     这时候方镇的布局和形势是这样的:
    
     桓温只控制了荆州,其下游的豫州为谢尚所控,扬州为殷浩所控,徐州为荀羡所控,都是一颗红心向朝廷的。参加兰亭雅集的谢安、谢万兄弟,孙统、孙绰兄弟,庾友、庾蕴兄弟,侍郎谢瑰,散骑常侍郗昙,庾亮的行参军王丰之,殷浩的僚佐王彬之等,也是一颗红心向着朝廷。
    
     桓温的儿子桓伟亲自赴会,
     殷浩手下的两位将军也受邀出席。
     这也许是无意的安排,也许是有意为之。
     我猜,兰亭雅集召集,绝不会是一次普通聚会,也不仅仅只安排一个节目“修禊”喝酒作诗……在兰亭雅集快结束、王羲之为诗集写序的时候,他一定还想到了什么……[/b]
    
     ……
    
     殷浩第一次北伐败后,王羲之曾寄书给殷浩:你要以大局为重,不要只盯着北伐。
    
     “知安西败丧,公私惋怛,不能须臾去怀。以区区江左,所营综如此,天下寒心,固以久矣,而加之败丧,此可熟念。往事岂复可追,愿思弘将来,令天下寄命有所,自隆中兴之业。政以道胜宽和为本,力争武功,作非所当,因循所长,以固大业,想识其由来也。”
     ——王羲之《遗殷浩书》
    
    
     也曾寄书与会稽王:以区区吴越,想要一统中国,这是自取灭亡。
    
     “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歎悼而莫敢吐诚。”
     ——王羲之《与会稽王牋》
    
     “天下寒心,固已久矣”!
     “不亡何待”!
     严厉的口气里,藏着王羲之心里深深的恐惧:他害怕偏安江南的朝廷,终将断送在激进的北伐里。
    
     但这样的话,朝廷听不进去,殷浩也听不进去。
    
     他不能超然,无限的苦涩汹涌而来。
    
     他笔不停挥,继续写着,年来的忧思和积郁,伴着醉意,终于层层发酵成悲凉的句子。
    
    
     【尾声】
    
     兰亭雅集之后一年,王羲之辞去官职,舍宅为寺,带着一家子悄然归隐。
    
     兰亭雅集之后三年,桓温收复洛阳,上表要求朝廷迁都。朝廷没有就范。
    
     兰亭雅集之后三十年,苻坚南下。朝廷此时掌权的,是曾参加过兰亭雅集的谢安。
     谢安手里,有他亲手组建的、战斗力爆棚的北府军,淝水一战,北府军大败苻坚。
    
     兰亭雅集之后五十六年,北府军将领刘裕两次北伐,前后灭南燕、破北魏、亡后秦,取得东晋南渡以来最大的胜利,也是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所指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兰亭雅集之后六十七年,刘裕,废了东晋皇帝自立。
    
     东晋灭了。人间也早已没有王羲之。但《兰亭序》那时候还在。
    
     据唐人张彦远《法书要录》里说,唐人何延之写过《兰亭记》,记载着《兰亭序》写成之后,王羲之自己也很珍爱,便收藏起来传给子孙,一直传到第七代孙智永。智永禅师活到将近百岁。临去世的时候,他将《兰亭序》传给弟子辩才。后来,唐太宗派萧翼去找辩才要,辩才当然不肯,于是世上便有了萧翼赚《兰亭》的传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西游记《真假美猴王》重大伏笔!2个思路
    
     《长安十二时辰》对贺知章《咏柳》的权谋版解读!
    
     塔利班领导人如果看过《让子弹飞》
    
     你以为沙僧憨厚老实吗?错了,他的城府你不懂
    
     有意思!网络经典笑话段子汇编,太牛,不服不行啊
    
     高考作文全国甲卷,红楼梦贾宝玉题“沁芳”亭背后的故事
    
    
2022/10/20 23:42:15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删除该贴  
1/1 页 每页 10 贴 本主题贴数 1   分页: [1] 转到
管理选项:  删除  | 总置顶  | 置顶  | 精华  | 普通  | 转移该贴到:
 
快速回复(必须登陆成功才能发表)
 用户名:  密码:
 主  题:* 不能超过50个汉字或者100个字符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空格 超级链接 插入图片 插入Flash 飞行的文字 移动的文字
 

 
  
 
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   清华总裁班 能源产业500强项目库  能源产业总裁班  中央财经大学私募班  能源500强企业生态   核技术联盟
  有新帖   没新帖   总置顶   置顶   精华贴   热贴   普通贴
本站网络实名:“颠峰培训网”“颠峰人力资源网”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巅峰培训
地址: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东楼  电话:(010)824311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