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类别: |
|
|
|
广告:120元/月/条 |
|
|
|
|
|
当前类别 >
管理培训文库> 企业培训探讨 |
|
谁来为农业龙头企业培训农民?
|
企业培训探讨:谁来为农业龙头企业培训农民?,企业培训探讨:谁来为农业龙头企业培训农民?,企业培训探讨:谁来为农业龙头企业培训农民?,企业培训探讨:谁来为农业龙头企业培训农民?,
|
|
|
谁来为农业龙头企业培训农民?
每年的这个时候,市县的相关部门都会组织“三下乡”活动,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送科技下乡,也是最受农民欢迎的一个举措,科技人员带去的大量资料总会被抢拿一空,有的农民还带来问题请教专家,农民对科技的渴求可见一斑。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开展,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到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龙头企业希望与他们合作的农民懂技术。农民自己也意识到,只有懂得先进的农业技术,才能种植出市场需要的农产品,才能获得更高的收入,他们对农业技术的渴求也由此更加强烈。那么谁来为农业龙头企业培训农民?
谁来为农民提供农技服务?2002年以前是市县乡三级农技员,但打那以后,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各地的乡镇农技站都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公益性和经营性分开,每个乡镇核定8—15名在编人员,由乡镇财政按国标发放工资,交纳各种保险,保证有一批人为农民提供常规的农技服务,诸如病虫害防治、重大疫情的控制等。其余农技人员则去搞经营,走向市场,自己挣饭吃。但在实际操作中,乡镇财政很难将农技员的各种待遇落实到位,因而影响了队伍的稳定,对于身怀一技之长的农技员来说,到市场上挣饭吃,显然不是太难的,多数人很快就找到了用武之地。
在洪泽县和淮阴区,乡镇农技站的人员纷纷“下海”,有的承包土地,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成了种植大户。有的被一些农业龙头企业聘为技术指导,拿起了年薪,还有的利用联系广泛的特长,搞起了种子批发销售。在各个县区,即使那些没有多大资本做大户的农技员,也纷纷回乡搞种植、搞养殖,由于他们比普通农民懂技术,又善于了解市场动态,种地、养殖都比普通农民收入高得多。
因为保留着编制,农技网络的框架还搭着,但在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方面,做得就不像以前那样有组织有秩序了。与此相矛盾的是,随着农业的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在种植养殖时,更加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运用,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有了更大的增长。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合作中,谁来为农民提供农技服务更成为特别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与龙头企业发生越来越多的联系。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系,又常常不单是农产品的供销两个环节。龙头企业为了收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就要求农民使用新品种和新技术,要让大多数农民尽快掌握新技术,学会使用新肥药,这就必然涉及到对签约农户的技术培训。
在2003年12月31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提出“对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培训、营造服务,以及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和污染治理等,可给予财政补助。”但是龙头企业如果试图自己承担技术培训的任务,就要成立专门的队伍从事这项工作。而龙头企业多数面临的不是几个大户,而是千家万户,工作量是很大的。巨大的工作量意味着企业的投入加大成本增加。而不管规模多大的龙头企业,最终都会发现这是一件让企业不胜其烦的事。
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在发现自己无法完成技术培训的任务时,求助于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利用农技网络来展开对农民的技术培训。难题仿佛就此解决了。但是,仅仅一两个季节后,在企业和农技人员之间就产生了分歧。分歧关键在于农技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报酬。农技人员为龙头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基本是无偿的,企业象征性地给农技人员一些补贴。这点补贴与农技员付出的巨大劳动是不相称的。农技人员尽义务,一时是可以的;但是,在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合作中,农技培训决不是靠技术人员尽尽义务就能解决的。为龙头企业提供农技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农技服务。龙头企业所需要的农产品标准高,有的技术含量也高。要保证农民种出合格的农产品,需要一批技术人员付出长期的艰巨的劳动。有时甚至要对农民手把手地教技术,做了大量的工作却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农技人员服务农民的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
按照谁收益谁负担的市场原则,农技员付出的额外劳动的报酬应当由龙头企业和农民双方承担。对于农民来说,是需要扶持的弱势群体,即使他们愿意也无力支付农技员的报酬。而龙头企业呢?企业的逐利本性使他们必然设法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而在目前的体制下,中国的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不少习惯于使用社会公共资源,而不愿意支付任何“租金”,农业龙头企业也不例外。更何况,普遍的认识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龙头企业本身从国家的许多政策中享有优惠,享有地方的农技资源似乎也是理所应当。
接受采访的淮阴区农技人员表示,他们很想承担起为农民提供农技服务的重任,就是目前的状态下,他们也尽量满足农民的技术需求。但是如果不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长期要求农技人员提供最好的农技服务,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的。
谁来为农民提供农技服务,实际上是农技服务如何市场化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的《意见》提出“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国家推广机构和其他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与农业产业带相适应的跨区域、专业性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根据这个要求,可以建立与现有的国家推广机构并行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就目前我市的农技资源来说,建立这样的科技组织的人才并不缺乏。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恐怕还会遇到如何尽量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
我市是个农业大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必须以推广使用新技术为支撑。谁来为龙头企业培训农民,其实不仅是淮阴区农技员和企业遇到的问题,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与农业龙头企业打交道,这个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并将困扰农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