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类别: |
|
|
|
广告:120元/月/条 |
|
|
|
|
|
当前类别 >
管理培训文库> 企业管理 |
|
用制度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
企业管理:用制度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企业管理:用制度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企业管理:用制度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企业管理:用制度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
|
|
用制度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部分,也是相对脆弱、容易波动的部分。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外部经济环境恶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后劲的突出问题。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表现和结果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出现批量倒闭现象;二是中小企业经济效益整体滑坡;三是中小企业普遍困难导致失业上升和税收减少;四是可能造成潜在的经济下滑和社会稳定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各国都面临这一难题。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根据本国情况,制定了旨在解决这一难题的政策措施。例如,美国政府通过制定了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规、设立了资助中小企业的财政专项基金、建立了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专门机构。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家或地区也通过不同方式,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
就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而言,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中小企业数量如此众多且水平参差不齐,不可能也不必要满足所有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二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固有因素如企业规模较小、抵押担保能力差、信用观念不强等,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改观。因此,这就决定了我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各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逐步解决。借鉴有关国家的经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近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制度。有关政府部门应制定强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法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做出便利性安排,加大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小、频、急的特点,推出相应支持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具体措施。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成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部门;制定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办法、评级标准和操作流程;度身订做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信贷品种;制定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考核办法及责任制度等。
(二)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中处于较低等级,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信任,这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解决途径之一是成立相应的担保机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可以由企业自愿出资成立,也可以由政府出资成立专门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应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在担保机构与信贷银行之间达成风险共担协议,共同承担担保风险。当前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如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BA)的主要任务是以担保方式促使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其资金来自联邦政府,由国会预算拨款;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信用保证协会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司组成。这些担保机构在政府支持下,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机构本身也运转良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是融资担保体系的组成部分。当前应着力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尽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管理,成立独立的中小企业信誉评价中心,对那些恪守信用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税收政策等支持,提高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意识、信誉观念,促使其规范经济行为,从而降低整体风险。
(三)创新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制度。应首先创新中小企业债券发行制度,适当放开中小企业债券市场,使部分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应创新中小企业股票发行制度,积极发展二板市场,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在二板市场上市融资。通过公开上市,中小企业可以增强影响力并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商业银行提供进一步融资服务创造有利条件。在西方发达国家,一旦中小企业发展成熟后,二板市场便为风险投资者套现退出提供了一个场所。美国有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设立的NASDAQ市场,还有为退市公司和中小型公司提供股票转让服务的柜台交易市场(即三板市场)。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也都建立了为中小企业融资上市的二板市场。这些市场的成功运行,为我国创新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创新民间融资制度。近年来,我国民间融资渠道虽然有所发展,但仍很不通畅。浙江、广东、江苏等沿海地区是中小企业的集中地,也是民营资本的聚集地,民间金融发展潜力巨大。应通过制度创新,使部分符合条件的民间融资合法化,允许成立以民营资本为主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推动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同时适当放开地方政府控股、吸收民营资本参加的区域性的中小型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选择。
(作者系中国进出口银行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