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 新闻通知:今年财政超收首次过万亿 3万亿!年底突击花钱创纪录
索引

>>投融资首页
  ┃
  ┠会员登陆
  ┠新闻与通知
  ┃
  ┠融资直通车
  ┃ ┠项目列表
  ┃ ┠服务机构
  ┃ ┠资金信息
  ┃ ┠产权交易
  ┃ ┠
  ┃ ┠发布项目信息
  ┃ ┠发布资金信息
  ┃ ┠发布服务信息
  ┃ ┗发布产权交易
  ┃
  ┠FAQ问答
  ┠关于我们
  ┠合作伙伴
  ┠能源500强班
  ┗金融服务产品

今年财政超收首次过万亿 3万亿!年底突击花钱创纪录


发布日期:2010/12/14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吴丽华
今年财政超收首次过万亿 3万亿!年底突击花钱创纪录



2010年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突击花钱再次成为财政部门的一件大事。

12月9日,《华夏时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今年财政超收收入保守估计会超过一万亿,近期财政部和人大相关部门已经开会讨论财政超收的问题。

所谓超收收入是指财政收入超过年初预算的部分,按照今年年初的财政预算,全国财政收入为73930亿元。截至今年10月,全国财政收入已经完成收入70899亿元,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指标只有3041亿元。

数据显示,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70899.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536.02亿元,增长21.5%。即使不计算年底财政汇算清缴等的增收因素,后两个月财政收入按照预算执行,全年财政收入也将超出预算12000亿元。

事实上,按照财政收支惯例,年底往往包含汇算清缴等增收因素,加上后两个月的财政收入,今年财政收入很可能轻松突破85000亿。
按照我国财政支出惯例,当年的超收收入除少量提取作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外,大部分收入都要当年支出,截至10月份时还有23000多亿元待花,再加上超收的万亿,在今年最后两个月有超过3万亿需要花掉。
如此巨额的财政支出短时间内完成,饱受诟病的年底突击花钱再次成为接受采访人士担心的问题。

财政超收万亿
今年财政收入的迅猛增长,年初就开始崭露头角。

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速达到41.2%,2月虽然时逢春节假期,存在工作日不可比因素,增速仍然达到32.9%,三四月连续保持30%以上的财政收入增长。虽然随后财政收入增速回归百分之十几的增速,但是仍然远远超过年初预定的8%的增长指标。
到了10月份,全年财政收入已经完成70899亿元,距离全年财政任务只差3000多亿。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无疑让前两年饱受金融危机影响、努力完成收入任务的财税系统松了口气。
按照财政部的公开说法,前几个月收入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经济回升向好和由于去年前几个月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基数很低,今年前几个月又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翘尾增收因素,财政收入增幅会相对较高。
从5月份起因去年同期收入回升基数抬高,财政收入增幅将相应回落,全年收入增幅将呈“前高后低”走势。
记者了解到,前11个月税收收入达到71900多亿元。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告诉记者,按照这个数据测算,加上非税收入,今年财政超收可能远不止万亿。
刘桓表示,财政收入大量超收说明年初做预算的时候有关部门对今年经济形势估计不准,更重要的是我国预算制定过程中的惯性低估。
年底又要突击花钱

今年年底又要突击花钱了。
按照前10个月的数据,全国财政支出已经完成支出60993亿元,距离全年财政支出任务84530亿元,还有23000多亿元,如果加上年底超收收入追加预算,后两个月,全国财政要完成支出3万多亿。
这一数据即使在国家4万亿投入刺激背景下也不曾出现。针对这一现象,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甚至表示,不得不佩服财税部门的收钱能力和中国政府部门的突击花钱能力。
财政收入大幅超收,然后就是突击花钱。年初预算制定时的准确性再次受到质疑。
事实上,这一问题几乎在每年的两会上都会被代表提出,大部分代表委员看不明白。
李炜光表示,大量超收说明年初制定的预算根本没用。
在通常的认识中,完不成预算任务,各级官员要被问责,超额完成则不会,甚至相关人士会以此为政绩,升官发财,这一背景下年初的预算制定往往相对保守。
而事实上,严格按照法律程序,人大批准的预算具有法律效力,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被问责,但是在我国的体制中,似乎不存在这种观念。
财政超收在中国财政领域并非罕见,早在2007年,财政收入超收7000亿就曾经引起广泛关注,即使在被称为财政最困难一年的2009年,财政收入仍然超额完成年初预算,超收2247亿元。

另一方面,体制问题被认为是深层次的原因。
因为现有的税收体制大多沿用1994年税制改革时的政策,而当时由于征管条件的限制,税收领域采取的是高税率宽征管的原则。
随着征收技术的进步,很多税种基本上能够做到应收尽收,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税率相对较高,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的情况,这一背景下,宏观税负较高,国富民穷现象日渐突出,备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