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 新闻通知:全民PE时代来临 专家诠释“PE腐败”和“PE过热”
索引

>>投融资首页
  ┃
  ┠会员登陆
  ┠新闻与通知
  ┃
  ┠融资直通车
  ┃ ┠项目列表
  ┃ ┠服务机构
  ┃ ┠资金信息
  ┃ ┠产权交易
  ┃ ┠
  ┃ ┠发布项目信息
  ┃ ┠发布资金信息
  ┃ ┠发布服务信息
  ┃ ┗发布产权交易
  ┃
  ┠FAQ问答
  ┠关于我们
  ┠合作伙伴
  ┠能源500强班
  ┗金融服务产品

全民PE时代来临 专家诠释“PE腐败”和“PE过热”


发布日期:2010/7/10   来源:证券日报   
   面对全民PE时代的来临,平安银行副行长王燕辉表示:真正优秀的PE机构不但在投资环节需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价值,在投资管理环节更需要有一双妙手为受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创造价值。

  □ 本报记者 夏 芳




大量中小企业IPO进程中匪夷所思的行业乱象

私募股权PE式腐败的危害已经超过内幕交易成证券市场最大毒瘤

PE乱象:疯狂的PE浪潮、私募股权PE腐败潜伏在水底


   创业板的推出,让那些曾经潜伏在企业中的VC/PE们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本土PE业迅速进入暖春,并不断升温。有人惊呼:中国进入全民PE时代。PE“过热”,“PE腐败”的议论也跟着热了,并且成为各大媒体炒作的焦点,为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在PE业有着深厚研究的平安银行副行长王燕辉,看看他是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待国内PE业的现状。

  美欧市场少闻“PE腐败”一说

   《证券日报》:王行长在PE领域有着很深的研究,您怎么解读所谓的“PE腐败”?

   王燕辉: 何谓腐败?学术上自有定义。“PE腐败”则是个新词,而且,何谓“PE腐败”?多半是一个中国式问题。PE行为可以分成“是否违法(违规)”、“是否刻意钻法律空子”、“是否符合特定的价值准则与道德标准”和“对实体经济是否起好作用”四个层次。哪些行为是“PE腐败”,读者可以自己判断。北大PE班

   在发达的美欧PE市场,可以说几乎见不到“PE腐败(PE Corruption)”的说法。当然,这并不是说国外的PE多么受公众和媒体的认同和欢迎。恰恰相反,PE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和最有争议的金融中介。

   《证券日报》:PE作为金融中介, 如何来界定它是否违法或违规?请问,您是怎么看外界对PE的指责?

   王燕辉: PE行走在非有效市场,常常利用人脉资源和内部信息。招徕猜疑本是宿命,不足为怪。“总统俱乐部”的戏称就暗示了凯雷等“裙带资本主义(Nepotistic Capitalism)”或“近水楼台式资本主义(Access Capitalism)”的嫌疑。但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却不等于法律意义上的“内幕交易(Inside Trade)”。“合法”与“违法”,至少在他们那里有比较明确的界限。其次,“是否刻意钻法律空子”,应该主要是法律本身和政府监管的问题。例如“黑石税案”与韩国“孤星——外换银行案”等引发的PE的适用税率和跨国PE交易的税收监管问题。因此,如果PE刻意钻了法律的空子,老外通常也不是指责其腐败,而是要求完善法律和加强监管。再次,你可以不喜欢它乘人之危的“秃鹫风格”,你可以憎恶它撤换管理层、裁减冗员的冷酷无情,因而你可以称其为“门口的野蛮人”。但是,这不仅要看你选择何种价值准则和和道德标准(赞誉者就认为PE能促进公司治理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因而提升了股东价值),而且实际上它基本等同于最后一个层次,即PE“对实体经济是否起好作用”。而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实证研究做支撑。北大PE班

   《证券日报》:PE对实体经济起到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燕辉:PE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第一,PE对行业增长及其波动的影响;第二,PE对长期投资的影响;第三,PE对产出、工资和生产率的影响;第四,PE对就业的影响;第五,PE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第六,PE对公司管理实践的影响。大量实证研究表明:PE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基本是正面和积极的,即使在就业和工资方面,也并无持久和显著的负面影响。

   《证券日报》:针对国内出现一些关于投行的案例,如浙江红鼎和上海汇乐案,近日又曝出国信证券投行四部原总经理因在执业过程中违反规定,在IPO之前以其妻名义参股其团队保荐或跟踪过的企业而被开除事件。在业界引发“PE腐败”风波,请问,您对此事件是怎么看的?

   王燕辉:投融资领域的种种“腐败”行为是令人深恶痛绝的。但是,前者是触犯刑律的“乱集资”案,后者是典型的投行人员违规(没有研究当事人是否违法),与PE并无干系,而这些事件却硬被扣上“PE腐败”的帽子,对年轻的本土PE业实在并不公平。但是,在一个腐败普遍的环境里,不分青红皂白,把投融资领域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都一律算做“PE腐败”,则是蹒跚学步的本土PE业无法承受之重。

  传播正确的PE理念

  分清真假PE

   《证券日报》:请问您是怎样看待国内所谓的全民PE“热”?

   王燕辉:鉴于LP的缺乏和GP募资难,也许“热”本身不能说就不好,但“过热”必定泥沙俱下,乱象丛生,风险增大。而且,中国的“PE热”还是“快热”,“快热”更好不了。你都不知PE为何物,就稀里糊涂PE了;别人也不知PE为何物,也就当你是PE,于是你稀里糊涂被PE了。

   另外,不是任何投资行为都可以算做PE的。PE有其基本业务模式、本质属性和核心理念。PE以一种财务投资机构适当集中持股(或控股)的私人公司治理结构取代家族控股、实业公司控股、分散持股、政府控股或公众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使目标企业能够追求股权本身的(中)长期价值。北大PE班

   作为一种专家理财的集合投资工具,PE基金的管理人GP有相当高的专业门槛。现代PE业已经从当初的“小角色”成长为“华尔街之王”,并已进入机构化时代。虽然在当今的PE者中也不乏那些假PE,只是普通的个人投资者、甚至是盲目的炒家、“羊群效应”中的“羊”。

  PE当自省 PE业将转型

   《证券日报》:针对国内很多PE喜欢做Pre-IPO投资,而不注重投资后的增值服务,这对于PE行业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王燕辉: PE本来就行走在非有效市场,上市前投资更是瓜田纳履,李下整冠,自然易生是非。即便不被指责为“PE腐败”,也难避“搭便车”之嫌。此外,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和国有控股背景的银行系、券商系PE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公共资金大量进入PE,潜在的利益冲突也确实令人担忧。

   在美欧PE市场,其实少有Pre-IPO投资。实际上,在后危机时代,新的产业正在孕育,经济增长方式也将逐渐转变,新的投资机会将不断出现。而且,真正优秀的PE机构不但在投资环节需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价值,在投资管理环节更需要有一双妙手为受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创造价值。如果不能提供增值服务,如果只是争抢上市前期项目,PE业存在的理由就不充分。这样的钱传统银行就可以提供,企业不需要付出昂贵的股权成本,投资人也不需要承担同样昂贵的管理费和业绩分红,要你PE何用?尽管在一定时期,上市前投资有可能是许多PE理性的选择,而一些具有超越市场背景的PE也确实总能拿到上市前项目。

   《证券日报》:请谈谈国内PE业的现状?

   王燕辉: PE不是投资银行,仅做上市前项目成就不了一个优秀的PE,而整个PE业需要有更多真正的VC(早期风险投资)和更多优秀的Buyout(收购基金),PE业结构将由发展期投资为主的“橄榄型”逐步向风险投资和收购投资为主的“哑铃型”转变,PE的增值服务含量将日渐提高。

  对上市前投资监管要加强

   《证券日报》:对于那些喜欢上市前投资的PE,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监管比较好?

   王燕辉:对上市前投资,三个方面的监管都需要加强:一是,投行从业人员及其配偶、近亲参股其保荐或跟踪过的企业的“内幕交易”和“关联交易”;二是券商直投业务和保荐业务的利益冲突和风险分隔;三是对上市前一定时间内的所有PE融资,如果不能规定一个“禁止期”至少应该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上市前突击引入的PE能提供什么增值服务。

   “热议”也许不完全是坏事,它引起各方重视。而中国PE业刚刚起步,社会应该理性对待。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相信,在政策的管束下,中国的PE业会是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