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艰难的年度。对于需要更大规模资金的PE投资来说,全球金融环境的动荡对它的影响更为剧烈。
虽说不涉及杠杆收购,但是中国PE市场的下降趋势也颇为明显。根据清科集团的数据,2008年国内PE投资总计达到96.06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了25.1%。在这种环境下,PE市场比2007年平淡很多。当年市场繁荣之下掩藏的问题也开始暴露,比如渤海基金CEO欧巍的离去彰显了产业基金LP干涉过重的尴尬问题。
*** 清华大学《私募股权基金投融资特训班》
以下,便是《环球企业家》依据各大PE在华的核心竞争力、团队、已有投资案例的重要程度、长远发展趋势等列出的权势榜单。

鼎晖
几乎没有人怀疑吴尚志和焦震在民营企业方面的判断力。
看这几个数字:鼎晖2002年成立的一亿美元基金内部收益率为141%,投资回报倍数为4.3倍;2005年成立的三亿美元基金内部收益率为169%,投资回报4.9倍(该回报计算截止为2007年12月31日)。投资企业超过30家,其中13家成功上市。
毫无疑问,依靠这些显赫战绩,鼎晖占据了国内PE的首要位置,也造就了多个民营企业佼佼者。
2008年,渐入成熟阶段的鼎晖获得了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募集了首笔人民币基金,这将为鼎晖打开另外一个大的市场。
管理基金:美元基金超过30亿美元;2008年募集到50亿元的人民币基金
退出项目:蒙牛、李宁、南孚电池、双汇、江西赛维、百丽、航美传媒等
弘毅
管理基金:管理着一支人民币基金和四支美元基金,总规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其中2008年募集的第四期基金有14亿美元
退出项目:林洋新能源、中国玻璃、先声药业
依靠联想的品牌和团队的超强运作能力,弘毅投资在国企改制这一特殊领域做得有声有色。2008年,弘毅成为了全国社保基金的首批投资对象,获得了20亿元的人民币基金。
同时,在全球陷于经济危机之时,弘毅以攻为守,找到了另一个机会,利用海外资产价格下降的机会,帮助所投资的中国企业实行国际化战略。
比如,2008年,弘毅成功帮助投资的中联重科收购了全球第三大混凝土工程机械制造商CIFA,石家庄药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进行中。